[實用新型]可以發聲的非接觸式IC卡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573750.5 | 申請日: | 2010-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135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策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策 |
| 主分類號: | G06K19/073 | 分類號: | G06K19/073;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44600***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以 發聲 接觸 ic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非接觸式IC卡,尤其是一種可以發聲的非接觸式IC卡。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成熟,非接觸式IC卡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多,我們隨身攜帶的非接觸式IC卡越來越多,如:乘車用的公交卡、上班用的員工身份識別卡等。目前各種非接觸式IC卡都以卡片的形式出現;非接觸式IC卡上信息一般通過讀寫器來顯示。現在市場上還沒有一種結合非接觸式IC卡和播放器的電子產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發聲的非接觸式IC卡。
本實用新型可以發聲的非接觸式IC卡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可以發聲的非接觸射頻IC卡,其有主體(1);主體(1)由射頻模塊(2)、播放器模塊(3)、處理器模塊(4)組成。主體(1)通過射頻模塊(2)從讀寫器處獲得電子信息和電量,存儲在射頻模塊(2)上;主體(1)在處理器模塊(4)的控制下,通過播放器模塊(3)可以把射頻模塊(2)中的電子信息以語音的方式讀出來;射頻模塊(2)中存儲的電量為主體(1)的工作提供電能。
所述射頻模塊(2)由感應天線和芯片組成;其與讀寫器間信息傳輸的原理和現在常用的非接觸式IC卡的工作原理一樣,采用射頻識別技術(即RFID)。
當所述主體(1)靠近讀寫器時:讀寫器向主體(1)發出電磁波,射頻模塊(2)在感應到電磁波后,在芯片上的電容中儲存電量;然后完成主體(1)與讀寫器之間的電子信息傳輸。主體(1)在處理器模塊(4)控制下,通過播放器模塊(3)對射頻模塊(2)中存儲的電子信息進行播放。射頻模塊(2)中芯片上存儲的電容在上述過程中提供電能。所述電子信息傳輸是指讀寫器對主體(1)的識別驗證和讀寫。
所述主體(1)對射頻模塊(2)中電子信息處理和播放的整個過程和原理類似于MP3播放存儲在其中電子信息的過程和原理。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把射頻模塊(2)中存儲的電子信息讀出來,方便用戶實時了解非接觸式IC卡的使用情況;同時,當射頻模塊(2)中存儲的電子信息包含廣告內容時,還可以產生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圖1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1中:31表示播放器模塊(3)的喇叭。
圖2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圖2中:過程A表示主體(1)通過射頻模塊(2)與讀寫器之間的電子信息傳輸,過程B表示主體(1)通過播放器模塊(3)的喇叭(31)播放射頻模塊(2)中存儲的電子信息,過程C表示處理器模塊(4)對射頻模塊(2)和播放器模塊(3)的控制。通過射頻模塊(2)從讀寫器處獲得的電量為主體(1)的工作提供電能。
通過射頻模塊(2),所述主體(1)完成與讀寫器之間的信息處理(如:識別、讀寫),并把從讀寫器中獲得電子信息存儲在射頻模塊(2)的芯片上;所述主體(1)在處理器模塊(4)的控制下,通過播放器模塊(3)的喇叭(31)可以把射頻模塊(2)的芯片上存儲的電子信息讀出來。當射頻模塊(2)的芯片上的電子信息包含廣告內容時,主體(1)還可以經濟效益。所述主體(1)上還可以設置通信模塊、存儲模塊和電源模塊;設置通信模塊,主體(1)除了借助讀寫器,還可以通過通信模塊的通信接口從其它電子設備(如:計算機)中獲得電子信息;設置存儲模塊,主體(1)可以存儲更多的電子信息;設置電源模塊,主體(1)可以工作更長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策,未經李策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7375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線定位追蹤表務管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列車低壓電氣仿真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