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漆包機烘爐分線導輪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571630.1 | 申請日: | 201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597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靜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3/16 | 分類號: | H01B13/16;H01B13/3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粵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強熙 |
| 地址: | 5283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機 烘爐 導輪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漆包機,特別是一種漆包機烘爐分線導輪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烘爐出口處的分線導輪是整條組裝,因生產的是超大規格線,行線帶出很大熱量,容易造成導輪組內軸承損壞卡死,導致漆包線單面擦傷有毛刺,造成粒子、針孔等質量問題,且因一個導輪不轉需整臺機停下來維修,造成廢線增加、電耗增加、維修成本增加、功效降低。
中國專利文獻號CN101702349A于2010年5月5日公開一種漆包機的自動分線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的頂部設有汽缸,所述汽缸與機架固定連接;所述機架上設有緊固連接的分線輪架,所述分線輪架間設有第一分線輪及第二分線輪,所述第一分線輪及第二分線輪上均設有不對稱分布的V型槽,所述第一分線輪與第二分線輪V型槽的槽底相交錯,所述汽缸的活塞桿與分線輪架相鉸接。該結構的第一、第二分線輪設置在同一分線輪架上,存在上述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漆包線成品率高、電耗低、維修方便的漆包機烘爐分線導輪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漆包機烘爐分線導輪結構,包括轉動設置在漆包機烘爐出口處的分線導輪,其結構特征是漆包機烘爐出口處還固定設置有橫桿;分線導輪設置有兩個以上,并一左一右均勻分布在橫桿上方的左右兩側;各分線導輪上分別獨立設置有導輪軸,導輪軸與橫桿固定連接。
所述導輪軸兩端通過支架與橫桿固定連接。
所述橫桿上方的左右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分線導輪。
所述相鄰兩個位于橫桿左右側的分線導輪到橫桿形成55°~65°的夾角α。所述夾角α為60°。
所述橫桿和支架均由圓形或方形鐵條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分線導輪由原來的整條組裝改為單獨裝,每個導輪有相對應的導輪軸,漆包線從烘爐出來后經過分線導輪進入下一工序。單獨裝的導輪可以根據行線的實際情況調整行線所受的張力,從而避免了原來使用整條組裝導輪時受統一張力而造成部分行線單面擦傷,減少漆包線中的粒子、針孔等質量問題;同時,漆包線從烘爐里出來時,會帶出很大熱量,容易造成導輪內軸承損壞卡死,此時,因每個分線導輪為單獨裝,方便某個導輪損壞時,只需要對此導輪單獨處理,而不用將整臺機停下來維修,從而減少停開機產生的廢線,增加功效。其結構簡單合理、漆包線成品率高、電耗低、維修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圖2,本漆包機烘爐分線導輪結構,包括轉動設置在漆包機烘爐出口處的分線導輪1,漆包機烘爐出口處還固定設置有橫桿4;分線導輪設置有兩個,并一左一右均勻分布在橫桿上方的左右兩側;各分線導輪上分別獨立設置有導輪軸2,導輪軸兩端通過支架3與橫桿4固定連接。兩個位于橫桿4左右側的分線導輪1到橫桿形成60°左右的夾角α。
上述橫桿4和支架3均由圓形或方形鐵條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716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