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凝土結構樓板加固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69890.5 | 申請日: | 201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742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三智;秦月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三智;秦月紅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 地址: | 45001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凝土結構 樓板 加固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結構樓板的加固,尤其是涉及一種混凝土結構樓板加固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建設部在2006年6月19日頒發的《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中,明確規定了加固設計中的型式有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換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預應力加固法、外粘型鋼加固法、粘貼纖維復合材料加固法、粘貼鋼板加固法、增設支點加固法,以及與植筋與錨栓技術、裂縫修補技術等,一般工程常用的基本是上面所列的方法。但是,對一些混凝土結構的樓板進行修繕時,上述施工方法就顯得較為繁瑣,工程造價高且施工周期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施工方法簡單、適用性強、工程造價低且加固質量高的混凝土結構樓板加固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混凝土結構樓板加固裝置,包括對稱設置在兩邊的定位鋼筋,所述定位鋼筋的上端向內對折,通過螺紋連接頭與設置在中部的張拉機構相聯接;所述定位鋼筋的下端向內對折,其折彎部分的定位鋼筋上端分別焊接有壓板。
所述的張拉機構為分別連接在螺紋連接頭上的兩拉桿,以及分別設置在兩拉桿端部的螺帽,所述兩螺帽之間設置有調整螺桿。
所述兩螺帽的外端設置有定位板。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利用碳纖維強度高、變形小的特點,采用本裝置對其施加預應力,在舊混凝土結構的樓板加固部位采用施加了預應力的碳纖維布進行加固,充分發揮碳纖維布的高強性能及低應變性能。此技術施工簡單、適用性強,節約材料,可以顯著降低工程造價,提高工程施工質量。
具體施工步驟為:將待加固樓板的兩側鉆孔,將樓板表面清理干凈,露出混凝土基層,打磨平整后涂抹基層結構膠;將定位鋼筋從兩側打的樓板孔中穿出,下端焊接的壓板表面涂抹結構膠和碳纖維布粘合牢固,然后在碳纖維布上涂抹結構膠;定位鋼筋上端通過螺紋連接頭與設置在中部的張拉機構相聯接,,通過張拉機構對涂抹結構膠后的碳纖維布施加預應力,然后將碳纖維布頂緊樓板,使碳纖維布牢固的貼合在樓板上等待結構膠粘結固定。拆除本裝置,備用下組施工。根據樓板損壞程度,可以將碳纖維布均布的單向或十字交叉排列粘結在樓板上,起到對樓板的加固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張拉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采用碳纖維布加固后的樓板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混凝土結構樓板加固裝置,包括對稱設置在兩邊的定位鋼筋1、2,所述定位鋼筋1、2的上端向內對折,通過螺紋連接頭3、4與設置在中部的張拉機構相聯接;所述的張拉機構為分別連接在螺紋連接頭3、4上的兩拉桿7、8,以及分別設置在兩拉桿7、8端部的螺帽9、10,所述兩螺帽9、10之間設置有調整螺桿11;為方便調整螺桿11的轉動調整,所述兩螺帽9、10的外側設置有定位板12、13;所述定位鋼筋1、2的下端向內對折,其折彎部分的定位鋼筋上端分別焊接有壓板5、6。
具體施工時,在待加固樓板14的兩側分別鉆孔,將樓板14加固部位表面清理干凈,露出混凝土基層,打磨平整后涂抹基層結構膠;將定位鋼筋1、2從樓板孔穿出,定位鋼筋1、2下端焊接的壓板5、6表面涂抹結構膠和碳纖維布15粘合牢固,然后在碳纖維布15上涂抹結構膠;定位鋼筋1、2上端通過螺紋連接頭3、4與拉桿7、8相連接,在兩拉桿7、8端部設置有螺帽9、10,螺帽9、10之間設置有調整螺桿11;在兩螺帽9、10的外側設置有定位板12、13,將定位板12、13放置在樓板上,轉動調整螺桿11,對涂抹結構膠后的碳纖維布15施加預應力,然后將預應力碳纖維布15頂緊樓板,使之牢固的貼合在樓板上。待結構膠粘結固定后拆除本裝置,進行下組施工。根據樓板損壞程度,可以將碳纖維布15十字交叉排列粘結在樓板14上,起到對樓板的加固作用,如圖3所示;對損壞程度較輕的樓板,預應力碳纖維布15也可以或水平或縱向單向排列設置,也能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全部完成后,將鉆孔部位填充灌漿料,封閉孔位,在樓板端部粘貼一般碳纖維布,進行端部構造錨固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三智;秦月紅,未經王三智;秦月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6989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智能立體車庫搬運器的新型軌道
- 下一篇:預壓砂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