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組合鉆具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66907.1 | 申請日: | 2010-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267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馮春保;劉水東;張躍普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家莊中煤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7/00 | 分類號: | E21B17/00;E21B17/04;E21B17/042;E21B17/0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0035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鉆具,尤其涉及一種組合鉆具,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適用于在硬巖中快速鉆進的組合鉆具。
背景技術
在巖石中鉆孔是采礦、建筑、隧道等行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例如鉆錨索孔、爆破孔等。在鉆孔時,都要用到鉆具,根據鉆孔的原理不同,使用不同的鉆具。目前主要有沖擊回轉式鉆孔和回轉式鉆孔,所謂沖擊回轉式鉆孔就是通過鉆頭對巖石、土壤等進行沖擊、擠壓使之破碎,從而完成鉆孔;所謂回轉式鉆孔就是通過鉆頭對巖石、土壤等僅進行切削、磨削,從而完成鉆孔。在鉆孔時,無論哪種工作原理,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都要用鉆桿將動力機械的動力傳遞到鉆頭上,以完成鉆孔作業。因此,與鉆頭連接的鉆桿相應地也有所不同,比如有沖擊回轉式鉆桿,回轉式鉆桿等,且鉆桿的截面形狀又分很多種,例如圓形鉆桿,六方形鉆桿,螺旋形鉆桿等。目前經常采用的鉆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采用沖擊回轉式鉆桿,再配合相應鉆頭進行鉆進,是將動力機械的沖擊力和切削力均傳遞給鉆頭,通過鉆頭頻繁沖擊將巖石、土壤等擊碎達到鉆進的目的;另一種是采用回轉式鉆桿,再配合相應鉆頭進行鉆進,僅僅將動力機械的切削力和磨削力傳遞給鉆頭,僅通過鉆頭對巖石、土壤等進行切削或磨削達到鉆進的目的。
上述兩種方式,均存在致命缺點,對于第一種方式,因在鉆孔時機械振動較大,功率要求較高,且鉆桿和孔壁存在摩擦,因此,功率損耗大、噪音高、鉆進速度慢、且很難鉆出深孔。對于第二種方式,雖然可以通過高速旋轉的切削來實現鉆孔,從而提高了鉆進速度、也可以鉆較深的孔,但是轉速的提高,必然導致鉆桿與孔壁間的摩擦加劇,這不但使功率損耗加大,也使鉆桿的磨損速度加快,而且鉆桿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也將大大降低。
上述現有技術共同的特點是:通過鉆桿的旋轉和/或軸向運動將鉆機的動力傳遞到鉆頭上,從而存在共同的缺點:就是鉆桿在運動過程中總要與孔壁發生摩擦,當鉆孔較深時,有很大一部分功率要消耗在鉆桿與孔壁的摩擦上,為了鉆孔需要,只能增大功率,這又進一步造成了能源的浪費;此外,由于鉆孔時鉆桿與孔壁存在摩擦,鉆桿壽命也會因磨損而縮短,致使鉆孔成本增加。另外,上述現有技術的鉆桿長度固定,如果鉆不同深度的孔,只能通過更換鉆桿來實現,從而需要制造不同規格的多個鉆桿,加工成本高且施工不便。
因此,開發一種能減少鉆桿與孔壁的摩擦,在不過多消耗功率的情況下將足夠的轉速提供給鉆頭的鉆具,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同時要減少鉆桿的規格,以適應鉆不同深度孔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鉆桿與孔壁摩擦大、效率低、鉆桿規格多而造成成本高和施工不便等問題或者至少之一,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組合鉆具,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
所述組合鉆具,包括鉆桿1,鉆頭2,鉆頭接頭3,所述鉆頭2通過所述鉆頭接頭3與所述鉆桿1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鉆桿1由鉆桿節段11連接而成,每個所述鉆桿節段11包括內桿節段111和中空的外桿節段112,所述內桿節段111可轉動地固定在所述外桿節段112內,每個所述鉆桿節段11的所述內桿節段111和內桿節段111連接組成所述鉆桿1的內桿11’,所述外桿節段112和外桿節段112連接組成所述鉆桿1的外桿12’,所述鉆桿1的所述內桿11’與動力機械的輸出軸連接,所述外桿12’與所述動力機械的殼體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鉆頭接頭3包括內接頭31和中空的外接頭32,所述內接頭31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外接頭32內,所述內接頭31的一端與所述鉆桿1的所述內桿11’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鉆頭2連接,且所述鉆頭2的軸向力和徑向力通過所述內接頭31傳遞給所述外接頭32,所述外接頭32的一端與所述鉆桿1的所述外桿12’連接。
進一步,所述鉆桿節段11的所述內桿節段111通過軸承13安裝于所述外桿節段112內,且所述內桿節段111與所述外桿節段112同軸線,所述內桿節段111還成型有中心孔1111。
所述鉆頭接頭3的所述內接頭31通過軸承33安裝于所述外接頭32內,且所述內接頭31與所述外接頭32同軸線,所述內接頭內還成型有通孔34,所述通孔34和所述中心孔1111連通。
所述鉆桿節段11的所述軸承13包括兩個保持同心的軸承131、132,所述鉆頭接頭3的所述軸承33包括一個承受軸向力的軸向軸承331和兩個承受徑向力并保持同心的徑向軸承332、333。
優選地,兩個保持同心的所述軸承131、132為分別設置在所述內桿節段111兩端的調心球軸承,所述軸向軸承331為推力球軸承,所述徑向軸承332、333為位于所述軸向軸承331兩側的調心球軸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家莊中煤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石家莊中煤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669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