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陶瓷無極燈電弧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561402.6 | 申請日: | 201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127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謝燦生;高鞠;陸鎮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潮州市晨歌電光源有限公司;潮州市燦源電光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J61/36 | 分類號: | H01J61/36;H01J61/30;H01J61/35;F21V7/2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 地址: | 521011 廣東省潮州市南較***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陶瓷 無極 電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無極等離子體光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陶瓷無極燈電弧管。
背景技術
等離子光源是利用等離子體中的受激發原子或分子的輻射提供流明的。其中,電場用來產生和維護原子或分子的激發態,而激發的原分子以不同的幾率和速率躍遷回到低能級態,其虧損的能量轉變成光子,進而完成電能到光能或流明的轉化。而一般的等離子光源,如熒光燈,石英金鹵燈,陶瓷金鹵燈等,利用電極將電磁場傳遞到等離子腔體(電弧管)內。電極既是等離子體的兩個終端,又為等離子體提供電子,所以它除了受到歐姆加熱而且要受到離子和電子轟擊,導致電極材料的損失。電極的破壞是等離子體光源的主要損壞模式之一,而且游離的電極材料,如鎢,沉積在電弧管上阻擋了光線的輸出,因而導致光衰。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發光效率高、壽命更長的陶瓷無極燈電弧管。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陶瓷無極燈電弧管,其包括發光腔體及設于其一端或兩端的連接管,發光腔體由透明或透光陶瓷材料制得,其內填充有發光氣體和啟動氣體,連接管內通過一陶瓷塞桿封住,該連接管末端設有焊接槽,焊接槽通過填充焊料實現連接管的氣密密封,連接管直徑與發光腔體最大直徑之比范圍在50%-100%之間。
本方案中,由于不會產生電極損壞,燈具有更長壽命,另外沒有電極材料污染電弧管,能有效減少光源光衰;由于不用電極定義電場,等離子體不再終結在電極端面上,等離子體更均勻地充滿整個發光腔體,更充分地利用所有發光物質,因而有更高光效,同時也不用擔心發光物質與電極反應,因而有更多發光物質選擇。
同時,連接管比現有技術的毛細管粗,它的目的除了與陶瓷塞桿封接之外,也提供了可以安裝在微波諧振腔里面的機械部件。
該發光腔體呈圓柱狀結構,且圓柱狀端面為平面或弧形面。圓柱狀是為了更好地與微波電場分布匹配。
進一步地,該陶瓷塞桿靠近發光腔體的一端與連接管的末端平齊。
該陶瓷塞桿的外徑與連接管的內徑相當。
該連接管由陶瓷材料制得,該陶瓷塞桿與連接管的膨脹系數一致。
該陶瓷塞桿與連接管由同一種陶瓷材料構成,為透光陶瓷材料,如氧化鋁等。
進一步地,該焊接槽內徑大于連接管內徑,本方案中,連接管端面的焊接槽內徑比連接管內徑大,方便填充焊料和完成封接。
為了精確定位陶瓷塞桿的位置,該陶瓷塞桿頂端設有與焊接槽固定配合的定位結構,且焊料填充在該定位結構上。或者,該發光腔體與連接管的連接處設有定位結構,其用于安裝定位陶瓷塞桿。
為了提高電弧管的出光效率,該陶瓷塞桿的末端設有反光面。
該發光腔體半面上鍍有陶瓷或玻璃陶瓷反光材料。所述發光腔體縱向半面或橫向半面涂上耐高溫反光陶瓷材料,并且燒結在發光腔體外壁,形成定向發光等離子體光源。反光材料燒結溫度可以在800到1100℃,低于陶瓷管材料軟化點溫度,反光率大于90%。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陶瓷無極燈電弧管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5、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圖7、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陶瓷無極燈電弧管,其包括發光腔體1及設于其一端的連接管2,發光腔體1由透明或透光陶瓷材料制得,其內填充有發光氣體和啟動氣體,連接管2內通過一陶瓷塞桿3封住,該連接管2末端設有焊接槽4,焊接槽4通過填充焊料實現連接管2的氣密密封,連接管2直徑與發光腔體1最大直徑之比范圍在50%-100%之間。為了方便填充焊料,將焊接槽4內徑設計得比連接管2的內徑大。
其中,該發光氣體與啟動氣體為氬氣,氪氣,氙氣等,發光物質包括銦,鈉,銫,鎵,鈣等熔點較低的鹵化物。該發光腔體與連接管為一體成型結構。啟動氣體使用Kr85等具有放射性的氣體,以降低啟動電壓,即微波啟動電場強度。
為了更好地與微波電場分布匹配,該發光腔體1呈圓柱狀結構,且圓柱狀端面為平面結構。
該陶瓷塞桿3靠近發光腔體1的一端與連接管2的末端平齊;該陶瓷塞桿3的外徑與連接管2的內徑相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潮州市晨歌電光源有限公司;潮州市燦源電光源有限公司,未經潮州市晨歌電光源有限公司;潮州市燦源電光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6140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