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滾珠反向器的滾道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50107.0 | 申請日: | 201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107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姜洪奎;宋現春;于復生;李保民;朱繼生;范文利;姜茂林;榮伯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洪奎 |
| 主分類號: | F16H25/24 | 分類號: | F16H25/24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25003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滾珠 反向 滾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精密機械傳動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滾珠反向器的滾道。
背景技術
滾珠絲杠副是機床以及其他機器實現精密機械傳動的關鍵功能部件,滾珠絲杠副的性能和可靠性直接決定著機床整體性能。傳統的滾珠絲杠副結構組成主要有:絲杠軸、螺母、滾珠以及滾珠反向裝置。絲杠軸滾道和螺母的內螺紋滾道以及滾珠反向裝置共同組成閉合的循環滾道,從而使滾珠能夠實現閉合循環。滾珠鏈的運動流暢性直接決定了滾珠絲杠副將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或將直線運動轉換為旋轉運動的質量。在實際生產中絲杠和螺母滾道的誤差使滾珠在運動中易發生相互摩擦和碰撞,使滾珠絲杠副的摩擦力矩不平穩;同時,滾珠間的碰撞也使滾珠絲杠副產生噪聲,傳動效率降低,降低了滾珠絲杠副的使用壽命。而使用目前現有的滾珠隔離器時,當滾珠運行到彎道時,滾珠與隔離器產生較大摩擦,消弱了滾珠隔離器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的滾珠絲杠副滾珠循環方式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減低滾珠之間的摩擦和碰撞,并且能使滾珠鏈在彎形滾道中更加流暢地循環的滾珠反向器滾道型線。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滾珠反向器的滾道,滾道的橫截面上輪廓曲線包括圓弧Ⅰ,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截面上輪廓曲線還包括圓弧Ⅱ,所述圓弧Ⅱ與所述圓弧Ⅰ相切于切點Ⅰ,所述圓弧Ⅰ與豎直線相切于入口點,所述圓弧Ⅱ與斜線相切于切點Ⅱ。
所述圓弧Ⅱ與所述圓弧Ⅰ半徑不同。
所述斜線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為絲杠副的螺旋升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的克服現有的滾珠反向器中的滾珠在循環過程中碰撞力較大的不足,顯著降低了滾珠之間的摩擦和碰撞,并且能夠達到滾珠鏈在彎形滾道中更加流暢地循環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圓弧Ⅰ,2.圓弧Ⅱ,3.切點Ⅰ,4.斜線,5.切點Ⅱ,6.入口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滾珠反向器滾道的結構示意圖,圓弧Ⅰ1與圓弧Ⅱ2半徑不同,圓弧Ⅰ1在入口處6與豎直線相切,同時圓弧Ⅰ1與圓弧Ⅱ2相切于切點Ⅰ3,圓弧Ⅱ2與出口處的斜線4相切于切點Ⅱ5,斜線4與水平線的夾角為螺旋升角α。
設計原理:圓弧Ⅰ1在入口點6處與豎直線相切,可以保證滾珠進入反向器時滾珠運動的連貫性;圓弧Ⅰ1與圓弧Ⅱ2相切,可以保證滾珠進入反向器時滾珠運動的連貫性;出口處的斜線4與水平線之間夾角為螺旋升角α,可以保證滾珠離開反向器時滾珠運動的連貫性;使用圓弧Ⅰ1與圓弧Ⅱ2的結合代替傳統的單圓弧可以減少滾珠在反向器內的滾動過程,降低了滾珠與反向器之間的碰撞力的大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洪奎,未經姜洪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501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