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抗拉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549640.5 | 申請日: | 201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455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錢俊;張興飛;劉捷;孔令蜜;王達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00 | 分類號: | H01B7/00;H01B7/18;H01B5/10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54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線電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拉電纜。?
背景技術
在中國專利文獻中不乏圍繞增強電纜的抗拉強度的技術方案,如:CN201408573Y推薦的自粘抗拉電纜、CN2906848Y提供的抗拉電纜和CN201219038Y披露的高強度抗拉電纜,等等。具有出色的抗拉強度的電纜如公布號CN101834031A公布的一種帶芳綸加強層的室外數據5類軟電纜和授權公告號CN201430011Y披露的輕型環保阻燃芳綸絲織物電纜,這兩項專利技術方案均是以單獨增設的芳綸編織層來體現電纜的抗拉強度的,更具體地講以集中的方式保障電纜的抗拉強度,但是這種方式容易產生一損俱損的情形,因為一旦芳綸編織層致損或局部致損,便使整個電纜失去抗拉效果。?
或許出于上述原因,已有技術中常見的抗拉電纜的結構由圖2所示,包括由若干導體11構成的纜芯1和擠覆在纜芯1外的外護套2以及以間隔布置狀態地位于外護套2內的一組鋼絲21,這種結構的抗拉電纜具有良好的抗拉效果,但是同樣存在欠缺,那就是:鋼絲與外護套的結合效果差,甚至出現鋼絲游動情形,這是因為鋼絲生產廠商為了避免鋼絲生銹而在生產環節中對鋼絲表面涂覆有油脂。因此這種結構的抗拉電纜并不受到使用單位的器重。?
針對上述已有技術,本申請人進行了探索,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無需以單獨增加芳綸編織層的方式而藉以體現既簡化結構和減少工藝環節又得以保障抗拉強度的抗拉電纜。?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抗拉電纜,包括由一組導體構成的纜芯和擠覆在纜芯的外護套,各導體由多根彼此絞合的導電單絲和擠覆在導電單絲外的絕緣護層構成,特征在于:所述的導體還包括有增強纖維絲,增強纖維絲夾雜在導電單絲之間并且與導電單絲彼此絞合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增強纖維絲為芳綸纖維。?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絕緣護層的材料為低煙無鹵聚烯烴或聚氯乙烯。?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低煙無鹵聚烯烴為低煙無鹵交聯聚烯烴或低煙無鹵非交聯聚烯烴。?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外護套為低煙無鹵聚烯烴或聚氯乙烯。?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低煙無鹵聚烯烴為低煙無鹵交聯聚烯烴或低煙無鹵非交聯聚烯烴。?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將增強纖維絲夾雜在導電單絲中并且參與導電單絲絞合,從而能夠理想地改善抗拉強度;由于導電單絲本身需要絞合,因此將增強纖維絲摻雜絞合不需要額外增加工藝步驟,因而相對于已有技術而言有助于減少工藝環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抗拉電纜的截面示意圖。?
圖2為已有技術中的抗拉電纜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見圖1,給出了具有七個導體11構成的纜芯1,各導體11包括由若干根銅導線或鍍錫銅導線充任的導電單絲111和擠覆在導電單絲111外的絕緣護層1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要點,導體11還包括有由芳綸纖維充任的增強纖維絲113,增強纖維絲113隨導電單絲111絞合時參與絞合,從而形成具有優異的抗拉強度的導體11。前述的絕緣護層112優選使用低煙無鹵交聯聚烯烴,但并不排斥使用低煙無鹵非交聯聚烯烴,此外還可使用橡膠混合物充任絕緣護層112或者使用聚氯乙烯。?
前述的構成纜芯1的導體11的數量并不受到圖示數量(七個)的限制,根據需要而可增減,在纜芯1外擠覆外護層2,外護層2的材料如同對絕緣護層112的描述。?
由上述實施例所得到的抗拉電纜相對于已有技術中的抗拉電纜既能表現出保障每個導體11的自身的抗拉強度,又能體現纜芯1的整體的抗拉強度,因此不失為是一個極致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496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