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機智能卡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44955.0 | 申請日: | 201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532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周福泉;陸建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贊潤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77 | 分類號: | G06K19/077;H04W88/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盧剛 |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黃***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機 智能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手機智能卡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解決通信沖突的手機智能卡。
【背景技術】
手機智能卡應用目前已逐步進入既可以實現傳統的通話、短信和上網等功能,同時又可以實現手機間的智能組網、手機銀行支付等功能相結合的智能卡時代。但是在同一張手機卡內集成傳統的通話、短信、上網等功能的同時,又要能實現手機間的智能組網和手機支付功能,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兩者功能間的通信沖突問題。
目前手機之間進行智能組網和手機支付功能的智能卡技術主要采用Zigbee技術或Wi-Fi技術。在增加手機功能的同時,也面臨著多功能通信沖突的問題。比如,當手機正進行銀行支付或者公交付費時,有來電或短信功能通信請求,從而使得手機應用產生了通信沖突;不能因為來電的存在影響到手機支付或付費的使用,也不能中斷了重要來電的請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手機智能卡及其工作方法,使得手機智能卡可實現在不影響傳統手機通信功能同時,可以安全可靠地進行射頻通信功能。
本實用新型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一種手機智能卡,其安裝在手機內部,所述手機智能卡包括接口、SIM卡控制芯片、防沖突模塊、射頻芯片、微控制器以及天線,其中,
微控制器分別與接口、防沖突模塊和射頻芯片連接,用于偵聽手機通信功能與射頻通信功能,并根據偵聽結果控制防沖突模塊狀態轉換;
防沖突模塊用于實現對手機通信功能與射頻通信功能之間的狀態轉換,其有兩種工作狀態,處于狀態一時,可控制SIM卡控制芯片直接通過接口與手機通信;處于狀態二時,可斷開SIM卡控制芯片與接口的連接,使微控制器控制SIM卡控制芯片;
SIM卡控制芯片與防沖突模塊連接,用于通過接口實現手機通信功能;
射頻芯片與天線連接,用于接收射頻信號,并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實現射頻通信功能。
作為進一步改進,防沖突模塊可選用可編程狀態開關芯片。
作為進一步改進,手機與手機智能卡之間通過APDU命令格式進行數據通信
作為進一步改進,手機智能卡中射頻芯片工作模式為數據透傳模式,數據格式為APDU命令格式。
作為進一步改進,射頻芯片為Zigbee網絡控制芯片。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手機智能卡可以同時實現諸如通話、短信、上網等傳統手機通信功能與諸如手機支付、手機之間網絡連接等Zigbee網絡功能;
2、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手機智能卡可使傳統手機通信功能與Zigbee網絡功能間不會產生功能和應用上的數據通信沖突,兩者可做到相對獨立,互不影響,即當用戶手機在使用Zigbee網絡功能時,可以處理來電、短信等SIM卡通信要求,當用戶在使用來電、短信等通信功能時,也可以處理Zigbee手機支付、網絡連接等功能請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手機智能卡的基本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手機智能卡工作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個手機智能卡30,所述手機智能卡30安裝在手機10內部,其包括一個用于與手機10進行通信的接口301、微控制器302、防沖突模塊303、Zigbee通信模塊304、與Zigbee通信模塊304連接的天線305、以及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卡控制芯片306。
接口301主要實現手機智能卡30與手機10之間的通信接口,其可選用ISO7816接口,并且整個手機智能卡30由手機10通過接口301供電。
微控制器302為整個手機智能卡30的主控制芯片,其與接口301連接,用于偵聽手機10是否有來電或短信;微控制器302也與防沖突模塊303連接,用于控制防沖突模塊303的狀態轉換,此外,微控制器302還與Zigbee通信模塊304連接,可偵聽是否收到Zigbee信號,并可控制Zigbee通信模塊304工作或者停止工作。微控制器302選用ARM或其他16位微控制器,比如STM32F?103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贊潤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贊潤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449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變截面車輛縱臂構件的后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治療急性皰疹的外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