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墨攪拌循環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41036.8 | 申請日: | 2010-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325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林孝州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天元誠達裝飾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3/10 | 分類號: | B01F13/10;B01F7/16;B01F5/12;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 地址: | 3113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墨 攪拌 循環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裝飾紙生產過程中凹版印刷機的油墨攪拌循環裝置。
背景技術
裝飾紙生產流程中,凹版印刷機版輥的下部浸在墨槽中,版輥轉動時油墨進入版輥的花紋(即版輥圓周表面的凹槽)內,刮刀將版輥多余的油墨刮掉,只留下花紋內的油墨,并在原紙上印出花紋。在實際生產中,操作人員先將油墨(一般為桶裝)搬運至攪拌機上進行攪拌,再將攪拌均勻的油墨搬運至凹版印刷機并將油墨倒入墨槽。在印刷過程中,由于墨槽內溶劑的揮發,油墨均勻度降低,表面容易結成墨皮或墨塊,版輥帶上油墨后,刮刀不易刮干凈,容易導致印品產生糊版、刀線等缺陷;因此操作人員需定期對墨槽的油墨進行更換,通常的操作是將油墨從墨槽的排墨管排出,由回收桶收集后使用攪拌機攪拌均勻,然后再倒入墨槽中重復利用。在這過程中,操作人員需在攪拌機和凹版印刷機之間來回運送油墨,勞動強度大,過程繁瑣,工作效率也比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油墨攪拌循環裝置,該裝置應能同時實現油墨的循環及攪拌,并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特點,以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油墨攪拌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循環裝置包括攪拌桶、油墨攪拌機構、油墨循環機構;所述油墨攪拌機構包括定位在攪拌桶上蓋的由動力機構驅動的主軸,該主軸垂直向下伸入攪拌桶內,主軸前部設置有至少一組攪拌葉輪;所述油墨循環機構包括一個雙向氣動隔膜泵,該雙向氣動隔膜泵的第一回路進口通過軟管與墨槽的排墨管接通,第一回路出口通過軟管延伸并定位在攪拌桶內壁上部的過濾機構內;攪拌桶的底部通過軟管接通雙向氣動隔膜泵的第二回路進口,第二回路出口通過軟管延伸并定位在墨槽內。
所述攪拌桶上蓋制有開口,該開口位于過濾機構的上方,開口處設置有一活動蓋。
所述攪拌桶的底部設置有一組萬向輪。
所述動力機構為氣動馬達或配置有減速箱的電機。
所述過濾機構為過濾網。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墨槽內的油墨從排墨口被雙向氣動隔膜泵吸出,經雙向氣動隔膜泵的第一回路排至攪拌桶內(經攪拌桶上部的過濾機構過濾),動力機構帶動主軸上的攪拌葉輪對油墨進行攪拌;攪拌均勻的油墨從攪拌桶底部被雙向氣動隔膜泵第二回路吸入,并通過軟管壓回墨槽內,實現油墨的循環及攪拌。當墨槽中油墨量不足時,打開攪拌桶的活動蓋,將油墨倒入過濾機構內,過濾后的油墨被攪拌均勻后可通過油墨循環機構補充至墨槽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油墨的循環及攪拌整合在一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高,大大降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有:1、攪拌桶,2、雙向氣動隔膜泵,3、動力機構,4、攪拌桶上蓋,5、活動蓋,6、過濾機構,7、主軸,8、攪拌葉輪,9、萬向輪,10、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說明如下。
如圖1、圖2所示的油墨攪拌循環裝置,包括攪拌桶1、油墨攪拌機構、油墨循環機構;所述油墨攪拌機構包括定位在攪拌桶上蓋4的、由動力機構3驅動的主軸7,該主軸垂直向下伸入攪拌桶內,主軸前部設置有至少一組攪拌葉輪8(圖2中所示為2組,具體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所述油墨循環機構包括一個雙向氣動隔膜泵2(也可選用兩個單項氣動隔膜泵),該雙向氣動隔膜泵的第一回路進口A通過軟管10與墨槽的排墨管接通(常規機構,為使圖面整潔,予以省略不畫),第一回路出口B通過軟管延伸并定位在攪拌桶上端的過濾機構6內;攪拌桶的底部通過軟管接通雙向氣動隔膜泵的第二回路進口C,第二回路出口D通過軟管延伸并定位在墨槽內。
所述攪拌桶的上蓋制有開口,該開口位于過濾機構的上方,開口處設置有一活動蓋5。所述攪拌桶的底部設置有一組萬向輪9以利于該裝置的行走。
所述動力機構可選用氣動馬達或電機(配置有減速箱)。所述過濾機構可選用過濾網。
墨槽內的油墨從雙向氣動隔膜泵的第一回路入口吸入,然后被壓入攪拌桶內(先經攪拌桶上部的過濾機構過濾,然后流入攪拌桶),動力機構帶動主軸上的攪拌葉輪對油墨進行攪拌;攪拌均勻的油墨從攪拌桶底部被雙向氣動隔膜泵第二回路吸入,并通過軟管壓回墨槽內,實現油墨的循環及攪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天元誠達裝飾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天元誠達裝飾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4103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