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止過熱器腐蝕的生物質和垃圾發電鍋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531882.1 | 申請日: | 201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954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樸顯澤;林英杰;尤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樸顯澤;林英杰;尤克 |
| 主分類號: | F22B31/08 | 分類號: | F22B31/08;F23L9/00;F23M5/06;F23J7/00;C23F13/02 |
| 代理公司: | 吉林大華銘仁律師事務所 22208 | 代理人: | 蕭金山 |
| 地址: | 130041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止 過熱器 腐蝕 生物 垃圾 發電 鍋爐 | ||
本實用新型是:申請號為201020122164.9,申請日為2010年3月3日,名稱為“一種防止過熱器腐蝕的生物質和垃圾發電鍋爐”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再生能源作燃料的發電設備,特別是一種利用生物質或垃圾作燃料的發電鍋爐。
技術背景
燃燒生物質和垃圾的發電鍋爐,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過熱器腐蝕嚴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生物質和垃圾在燃燒過程中所產生的煙霧中含有大量的氯化物及HCl、CL2等有害氣體,對合金過熱器管有較強的腐蝕作用,目前燃燒生物質和垃圾的發電鍋爐,只在爐膛前后拱部位設置二次風,并且,前后拱之間的距離較大,二次風與煙氣混合燃燒不充分,煙氣在爐膛內停留時間短,煙氣中含有的大量氯化物及HCl、CL2等有害氣體,不經處理就進入煙道,造成對合金過熱器管的腐蝕,特別是在持續超高溫條件下會加快腐蝕的速度,鍋爐大約運行一年左右,過熱器就會爆管,需要更換新的過熱器,降低了鍋爐壽命,增加了鍋爐運行、維修成本。2008年第五期《工業鍋爐》“國產化秸稈直燒鍋爐簡介”中公開了一種110t/h高溫高壓秸稈直燒鍋爐,該鍋爐雖然采取了三級過熱器布置,及高鉻高鎳耐腐蝕合金材料,對保護過熱器有一定作用,但仍然不能解決氯元素對過熱器的腐蝕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已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一種防止過熱器腐蝕效果顯著、成本低、施工維修簡便的生物質和垃圾發電的鍋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該實用新型,主要包括生物質和垃圾發電鍋爐本體,其特征是:在爐膛(8)高溫煙氣出口(13)處,依次設置有豎井煙道I(14),豎井煙道II(25)及煙氣末端豎井煙道III(29),在豎井煙道II(25)內,設置有對流式低溫過熱器管(18)和高溫過熱器管(22);在靠近高溫過熱器入口集箱(24)或低溫過熱器出口集箱(21)處的下降管(37)的管壁上,設置并固定一個箱體,在箱體內設置1~3個鋅塊(34);高溫過熱器入口集箱(24)或低溫過熱器出口集箱(21)通過導線(36)與鋅塊(34)相連;所設置的鋅塊(34)為一塊;連接鋅塊與高溫過熱器入口集箱(24)或低溫過熱器出口集箱(21)的導線(36)為銅線。
另外,在爐膛(8)的爐拱部四周設置有環繞二次風箱(6),在環繞二次風箱(6)上布置有二次風噴嘴(7);在二次風總管(4)處設置帶有控制物料閥門的石灰石漏斗(5)。
爐膛(8)前、后拱的距離,20t生物質和垃圾發電鍋爐為:0.8-1.2m;35t為:1.2-1.5m;75t為:1.5-2.5m。
20t鍋爐前、后拱的最佳距離為:1.1m;35t鍋爐前、后拱的最佳距離為:1.5m;75t鍋爐前、后拱的最佳距離為:2m。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其有益效果是:
a、煙氣經豎井煙道I降溫,在進入豎井煙道II時,煙溫已降至800℃以下,在此溫度下合金元素中的Cr元素析出遠低于1000℃以上Cr元素的析出速度,故可降低晶間腐蝕的速度,將過熱器布置在豎井煙道II內,從而避免了過熱器高溫腐蝕,延長了合金過熱器管的使用壽命;
b、通過導線將高溫過熱器入口集箱或低溫過熱器出口集箱與Zn塊相連,利用電化學保護技術,使合金過熱器管形成穩定鈍化狀態,建立起穩定鈍性而阻止腐蝕反應進行,從而延長了過熱器的使用壽命;
c、由于在爐拱四周設置了環繞二次風,并相對減小了前后拱的間距,延長了,燃燒生物質或垃圾所產生的煙霧,在爐膛內停留的時間,使二次風及其所攜帶的石灰石粉與煙霧能夠充分混合、燃燒,煙霧中含有的氯化物及HCl、CL2等含氯有害氣體,與石灰石粉相互作用生成氯化鈣等固體化合物,沉降形成灰渣,經灰斗和渣斗排出爐外,減少了煙霧中氯的含量,減輕了氯對過熱器的腐蝕;
以上對防止生物質和垃圾發電鍋爐過熱器腐蝕效果顯著,延長了過熱器的使用壽命并成本低廉、施工和維修簡便。
附圖說明
圖1為該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放大圖
圖3為圖1的k向放大視圖
圖4為圖2的C-C剖視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樸顯澤;林英杰;尤克,未經樸顯澤;林英杰;尤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318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