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磁保持繼電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30016.0 | 申請日: | 2010-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294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宋海敏;吳金良;沈旭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鹽眾信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51/01 | 分類號: | H01H51/01;H01H50/6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 33209 | 代理人: | 魏美貞 |
| 地址: | 314305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持 繼電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磁保持繼電器,主要適用于電子儀表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磁保持繼電器的接線片都固定在基座上,裝配完成后接線片無法移動,因而使得繼電器在實際使用過程遇到一些問題:一方面由于與靜簧組合和動簧組合相連的接線片的制作精度要求很高,否則使用時與被連接裝置無法完成貼合,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雖然出產前制作精度合格,但由于焊接等原因使應力殘留過大,安裝前發生應力變形,造成安裝非常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安全、安裝方便的磁保持繼電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磁保持繼電器,包括安裝在基座上的線圈組合、磁鋼組合、撥動桿、推動片、動簧組合、靜簧組合和線圈引出腳;撥動桿一端與磁鋼組合連接,另一端與推動片連接;磁鋼組合與線圈組合配合;動簧組合與推動片連接,其與靜簧組合配合;線圈引出腳與線圈引出腳連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動簧組合上用第一軟銅線連接有動簧接線片,在所述的靜簧組合上用第二軟銅線連接有靜簧接線片。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動簧接線片和靜簧接線片位于基座的同側。
本實用新型所述動簧接線片與線圈引出腳位于基座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1、結構設計合理;2、安裝方便,使用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后視示意圖。
圖3為圖1的仰視示意圖。
圖4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參見圖1~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基座1、線圈組合2、磁鋼組合3、撥動桿4、推動片5、動簧組合6、靜簧組合7、第一軟銅線8、第二軟銅線9、動簧接線片10、靜簧接線片11、線圈引出腳12。
線圈組合2、磁鋼組合3、撥動桿4、推動片5、動簧組合6、靜簧組合7均安裝在基座1上。撥動桿4一端與磁鋼組合3固定,另一端與推動片5活動連接。磁鋼組合3與線圈組合2相對設置并配合。動簧組合6與推動片5連接,其與靜簧組合7配合。線圈引出腳12與線圈組合2連接。這些均為現有技術。
第一軟銅線8一端與動簧接線片10固定,另一端與動簧組合6固定,即動簧組合6用第一軟銅線8與動簧接線片10連接。
第二軟銅線9一端與靜簧接線片11固定,另一端與靜簧組合7固定,即靜簧組合7用第二軟銅線9與靜簧接線片11連接。
動簧接線片10和靜簧接線片11均位于基座1外。動簧接線片10和靜簧接線片11為橫向設置,位于基座1的同一側。動簧接線片10和靜簧接線片11與線圈引出腳12位于基座1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軟銅線連接,可以解決現有技術對于繼電器生產制作精度要求高及產品制造完成后應力變形帶來安裝不便的問題,同時動簧接線片10和靜簧接線片11都采用橫向設置,有效減少了接線片的長度,使繼電器的整體體積變小,使用時更節約安裝空間。
線圈引出腳12和兩個接線片位于基座1的兩側,從而有效增大爬電距離,提高了繼電器耐高壓的能力,安全性能更加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鹽眾信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海鹽眾信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300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