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人工濕地植物修復污水處理池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28673.1 | 申請日: | 2010-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257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英;房士梅;孫英娜;裴芳;王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塘沽區環保產業服務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來佳 |
| 地址: | 30045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 濕地 植物 修復 污水處理 | ||
1.一種人工濕地植物修復污水處理池,其特征在于:處理池分別由植物處理池、集水池及清水池構成,植物處理池、集水池及清水池依次連接,植物處理池通過標高收水管與集水池連通,集水池通過標高進水管與清水池連通,清水池采用標高出水管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濕地植物修復污水處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處理池的結構為:自池底向上依次鋪放下石渣層、中石渣層、上石渣層、爐渣層及素土層,在素土層上種植植物。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濕地植物修復污水處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均為耐鹽植物,包括蘆葦、黃花鶯尾、大米草、鹽角草、鹽地堿蓬或堿蓬。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濕地植物修復污水處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石渣層厚度為200mm,采用直徑為50mm的石渣;中石渣層厚度為300mm,采用直徑為30mm的石渣;上石渣層厚度為600mm,采用直徑為10mm的石渣,上述石渣均采用沸石和鵝卵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濕地植物修復污水處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設備的安裝結構為:在池底即下石渣層內鋪放收水管排,該收水管排為縱向排列的水管;在爐渣層鋪放布水管排,該布水管排為橫向排列的水管,布水管與供水總管連通,供水總管與標高出水管連通,形成水循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塘沽區環保產業服務中心,未經天津市塘沽區環保產業服務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2867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洗衣機波輪
- 下一篇:一種解決長距離高坡度輸送皮帶停車倒轉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