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LED單側入光背光模組及其液晶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528562.0 | 申請日: | 2010-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032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梁邦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19/00;F21V8/00;G02F1/13357;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陽;孫潔敏 |
| 地址: | 51805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ed 單側入光 背光 模組 及其 液晶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ED背光模組及其液晶顯示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LED單側入光背光模組及其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LED具有節能、環保、好的彩色效果等多種突出的優點而廣泛應用于各種產品中,包括用于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模組中以取代傳統的熒光燈。現有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模組通常分為直下式背光模組和側光式背光模組,其中,側光式背光模組均采用在導光板兩相對側設置LED光源的兩側入光方式來設計背光源。但是,使用雙側入光方式具有以下缺點:?
1、LED使用燈數比較多,在LED電源驅動上控制設計比較復雜;模組散熱有一定難度,后續造成影響背光模組的使用壽命、性能等等;?
2、背光模組上使用價格貴的增亮膜片,增加了模組整體成本并且增亮膜片使用會降低液晶電視觀看時可視角度;?
3、在固定長度PCB板上安排更多燈,需要將燈長邊和導光板高度對齊,增加了導光板厚度,帶來成本增大和如今導光板原材缺貨狀況下導光板用量的加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LED背光模組使用雙側入光方式導致的驅動設計復雜、成本高等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LED單側入光背光模組及其液晶顯示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設計一種LED單側入光背光模組,包括一導光板和設置在導光板側邊的LED,所述LED僅設置在導光板的一側邊。?
所述LED為高功率LED。?
所述LED的短邊和導光板高度邊對齊。?
所述導光板底面設置有導光網點,且所述導光網點的密度在靠近LED處設置成比遠離LED處稀疏。?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LED單側入光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液晶顯示屏和一LED單側入光背光模組,其中,所述LED單側入光背光模組包括一導光板和設置在導光板側邊的?LED,所述LED僅設置在導光板的一側邊。?
所述LED為高功率LED。?
所述LED的短邊和導光板高度邊對齊。?
所述導光板底面設置有導光網點,且所述導光網點的密度在靠近LED處設置成比遠離LED處稀疏。?
本實用新型通過打破傳統設計理念,將傳統的LED背光模組的雙側入光方式該為LED單側入光,只在背光模組的導光板一側設計LED燈條,使得驅動設計變得簡單,解決了雙側入光方式的散熱問題和模組壽命性能問題,同時成本也更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LED單側入光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LED單側入光背光模組的導光板底面導光網點設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LED單側入光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1、LED?2、反光板3和擴散板4。其中,擴散板4、導光板1和反光板3依次疊置并通過外框固定,有別于傳統的LED2分別設置在導光板1的兩側,本實用新型LED?2僅僅設置在導光板1的一側。為了使LED2發出的光能夠更加均勻高效的入射到擴散板,在導光板2的底面設置有導光網點11。由于使用單側入光,減少了使用的LED的個數,為了保證背光的亮度,所以LED采用高功率的LED。在本實用新型優選使用的LED具有高電流驅動,發光效率高的封裝,比如3020封裝,驅動電流60mA,功率0.2W,光效100lm/W;7020雙芯片封裝,驅動電流93mA,功率0.6W,光效110lm/W以上等。LED排布需要將LED短邊和導光板高度邊對齊,一方面降低了導光板厚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LED發出的光線。?
由于LED使用了高功率LED,兩LED之間的間距增大,因此,若不經過特殊設計,在大的間距下背光模組較易出現明暗相間的燈珠(“螢火蟲”)現象,嚴重影響顯示效果。因此,為了解決這一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在設計導光板1底面的導光網點11使對于導光板網點設計進行燈前效果處理。請一并參閱圖2。導光板1在靠近LED光源處的導光網點11的密度比遠離LED光源處稀疏,從而拉大了LED的混光距離,有效的消除了“螢火蟲”現象。且通過選擇合適的高功率LED,可僅僅使用擴散片,不再使用傳統背光模組的增亮片就能達到?要求的亮度和視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285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