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吸收髖臼后柱解剖記憶固定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25783.2 | 申請日: | 2010-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688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許碩貴;徐斌;劉德鼎;張春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7/68 | 分類號: | A61B17/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丁振英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收 髖臼后柱 解剖 記憶 固定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髖臼骨折的可吸收髖臼后柱解剖記憶固定器。
背景技術
髖臼骨折表現復雜。目前,用于治療髖臼骨折的內固定器械主要有不銹鋼針、鋼板。不銹鋼針固定的優點是切口小,手術操作簡單,內固定鋼針取出容易,但是只適用于經皮穿針固定骨折,常常做不到解剖復位,且鋼針固定不牢靠,容易滑移、脫出,引起感染增加痛苦,固定失敗。鋼板固定牢靠,但手術時安放鋼板需要過多剝離、暴露,增加手術時間與出血量,需二次手術取出,且普通鋼板骨斷端無加壓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的可吸收髖臼后柱解剖記憶固定器,易使粉碎性髖臼后柱骨折解剖復位,固定有效、且手術簡單、能持續加壓于骨斷端,并能在體內被吸收,避免二次手術。
本實用新型的可吸收髖臼后柱解剖記憶固定器,包括后柱臼聚合器和臼蓋導向固定器,其中,
所述后柱臼聚合器包括臼蓋板、第一弓形板、固定臂板,所述臼蓋板的兩端分別向下延伸出兩所述固定臂板,所述固定臂板的末端設有固定齒,用于髖臼后柱骨折的固定,所述第一弓形板與所述臼蓋板同平面,包括一長臂板和兩個短臂板,所述長臂板的兩端通過所述兩個短臂板連接在所述臼蓋板的兩端,所述第一弓形板與所述臼蓋板形成一中間具有空孔的臼蓋網,用于髖臼后蓋骨折的復位與初步固定;
所述臼蓋導向固定器包括導固栓、弧形條、固定鉤部,所述導固栓的末端與所述弧形條的末端相連,所述弧形條的前端朝向所述導固栓延伸出所述固定鉤部,所述固定鉤部末端向內延伸設置一鷹鉤。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后柱臼聚合器還包括一第二弓形板,所述第二弓形板包括一長臂板和兩個短臂板,所述長臂板的兩端通過所述兩個短臂板連接在所述第一弓形板的長臂板的兩端。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后柱臼聚合器還包括一方區板,所述方區板中部通過一弧形板連接在所述臼蓋板的中部。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固定齒的齒尖朝向所述臼蓋板的中部。
根據本實用新型,臼蓋導向固定器包括兩根弧形條,所述兩根弧形條的末端均與所述導固栓的末端相連,所述兩根弧形條的前端均朝向所述導固栓延伸出一固定鉤部。所述固定鉤部的末端設置固定齒,所述固定齒高為0.4~0.7mm,所述固定齒的斜度為40~50度,齒尖間距離為0.2~0.6mm。
依據骨盆髖臼的解剖、生物力學特征和生物記憶材料鎳鈦合金的性能,本實用新型后柱解剖記憶固定器具有多種規格,具體的,所述臼蓋板長為35~65mm,寬為4.7~8.6mm,厚為2~2.5mm;所述固定臂板與所述臼蓋板之間的角度為70~80度,所述固定臂板長為17.3~32mm,寬為2.7~5.6mm,所述固定齒高0.9~1.6mm;齒尖間距離為0.4~0.8mm;所述第一弓形板的短臂與所述臼蓋板之間的角度為120~130度,所述第一弓形板的短臂板和所述第二弓形板的短臂板總長為16~23mm,寬為2~3.8mm;所述方區板長17.5~32.5mm,寬2.6~4.7mm;所述弧形板長16~29.8mm,寬2.6~4.7mm;所述空孔長28.7~53.4mm,寬1.9~4mm。所述臼蓋導向固定器的導固栓長25~45mm,寬1.6~1.8mm,厚1.6~1.8mm;所述弧線條長20~40mm,寬1.6~1.8mm;所述固定鉤部長4.2~8mm,寬1.6~1.8mm;所述鷹鉤長0.5~1mm,寬0.5~1mm;所述固定鉤部與所述弧線條間的角度為80~88度。
本實用新型的可吸收髖臼后柱解剖記憶固定器,由聚己內酯添加輔料的可吸收生物記憶材料制成,優選的,所述后柱臼聚合器和臼蓋導向固定器均是模塑一體成型的,可以彎曲,可以順應髖臼后柱的解剖形狀,固定有效、操作簡單、能持續加壓于骨斷端,并且能在體內生物降解,吸收,從而避免了二次創傷、取出內固定物,切實降低患者醫療費用。
附圖說明
圖1是一優選實施方式的后柱臼聚合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另一優選實施方式的后柱臼聚合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另一優選實施方式的后柱臼聚合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一優選實施方式的臼蓋導向固定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另一優選實施方式的臼蓋導向固定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1所示的后柱臼聚合器的塑變圖。
圖7是圖2所示的后柱臼聚合器的塑變圖。
圖8是圖3所示的后柱臼聚合器的塑變圖。
圖9是圖4所示的臼蓋導向固定器的塑變圖。
圖10是圖5所示的臼蓋導向固定器的塑變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257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仿形車削裝置
- 下一篇:大型刨床加工缸筒內超長鍵槽專用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