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溫半焦粉換熱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22027.4 | 申請日: | 2010-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116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樹寬;楊占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樹寬 |
| 主分類號: | F28C3/14 | 分類號: | F28C3/14;F28F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 地址: | 719000 陜西省榆林市榆***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溫 半焦粉 換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煤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煤低溫熱解制煤焦油生產工藝中的高溫粉狀半焦換熱器。?
背景技術
煤焦油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石油替代燃料,煤焦油經深加工可生產苯、萘、蒽等類精細化工產品,煤焦油加氫可生產汽油、柴油和燃料油等石油系列產品,對發展國民經濟具有一定的作用。?
目前我國煤焦油的年產量已達1100萬噸,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1700萬噸。以粉煤為原料采用低溫熱解法生產煤焦油,是提高煤焦油產率和質量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粉煤低溫熱解法制煤焦油的生產過程中,產物粉狀半焦的溫度高達510~600℃,自然冷卻,浪費了能源,污染了環境,滾筒冷卻機間接冷卻,冷卻效率低。流化床冷卻,能耗高。在煤焦油生產技術領域,為了回收高溫粉狀半焦的熱量,當前迫切需要解決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高溫半焦粉進行換熱的設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高溫換熱設備的缺點,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換熱效率高、操作安全可靠、可逆向換熱的高溫粉狀半焦換熱器。?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圓柱形外筒的上端設置有與高溫煤氣排出管聯接的外筒上蓋,外筒的上部外壁上至少設置有1個與外筒內相聯通的低速煤氣進氣管和1個半焦接入管,外筒下部外壁上至少設置有1個與外筒內相聯通的高速煤氣進氣管,外筒下端設置有與半焦排出管聯接的椎形筒,外筒內設置有內筒,外筒內壁與內筒外壁之間形成空腔,半焦接入管出口下方的內筒與外筒之間設置有上環形隔板,內筒下部與外筒之間設置有下環形隔板,上環形隔板上方內筒上加工有上旋流孔c,上環形隔板與下環形隔板之間的內筒上加工有下旋流孔d。?
本實用新型的設置在外筒上的半焦接入管的中心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60°,低速煤氣進氣管的中心線與內筒的外壁相切,高速煤氣進氣管的中心線與內筒外壁?相切,外筒的內徑與內筒的內徑比為10∶7~9。本實用新型的內筒上加工的上旋流孔c有2~8圈,每圈有50~100個,內筒上加工的下旋流孔d有10~30圈,每圈有100~300個。?
本實用新型的上旋流孔c為向下傾斜的直孔,上旋流孔c的中心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20°。下旋流孔d為向上傾斜的直孔,下旋流孔d的中心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0°~30°。?
本實用新型的內筒上加工的一圈上旋流孔c與相鄰一圈上旋流孔c呈矩陣排列或交錯排列,一圈下旋流孔d與相鄰一圈下旋流孔d呈矩陣排列或交錯排列。本實用新型的上旋流孔c的孔徑為20~30mm,下旋流孔d的孔徑為5~10mm。?
本實用新型的外筒的內徑與內筒的最佳內徑比為10∶8。?
本實用新型采用內筒壁上部加工有向下傾斜的上旋流孔,內筒壁下部加工有向上傾斜的下旋流孔,高溫半焦粉從上旋流孔進入到內筒內向下旋轉流動,煤氣從下旋流孔進入到內筒內向上旋轉流動,半焦粉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旋轉進行逆向換熱,高溫半焦粉從500~600℃降到60~80℃,煤氣由20~30℃升溫到400~450℃,熱能得到充分利用,節約了能源,降低了生產成本。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換熱效率高、可逆向換熱等優點,可在煤焦油生產中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
以內筒6的外圓周長6000mm為例,零部件的幾何形狀以及聯接關系如下:?
在圖1、2、3中,本實施例的高溫半焦粉換熱器由高溫煤氣排出管1、外筒上蓋2、外筒3、半焦接入管4、上環形隔板5、內筒6、椎形筒7、半焦排出管8、下環形隔板9、高速煤氣進氣管10、低速煤氣進氣管11聯接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樹寬,未經王樹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220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