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強韌性扶手帶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12603.7 | 申請日: | 201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851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勤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市康龍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23/24 | 分類號: | B66B23/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21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韌性 扶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扶手帶,尤其涉及一種強韌性扶手帶,具體適用于自動扶梯上扶手的使用保護。
背景技術
目前,自動扶梯在公共場所得到了大量應用,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自動扶梯一般在扶梯的兩側設置有扶手帶,該扶手帶隨著扶梯踏板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進行同步循環運轉。
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為CN2736326Y,授權公告日為2005年10月26日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扶手帶橡膠鋼絲簾布,由橡膠帶和復數根鋼絲構成,鋼絲設置在所述的橡膠帶中,橡膠帶的橫截面呈梯形,復數根鋼絲設置在橡膠帶的中部,復數根鋼絲均與橡膠帶的橫截面垂直,復數根鋼絲沿所述的橡膠帶的長度方向間隔平行排列。在所述的橡膠帶的中均勻間隔設置有10-25根鋼絲。雖然該實用新型有效地解決了在與其它簾布層貼合成形存在的堵氣、位移等問題,且增加了粘著面,提高了扶手的挺直和拉斷強度,但其所包括的多根鋼絲為單根結構,其在組裝時是一根一根平行排列,不僅韌性較低、使用中容易折斷,而且操作步驟繁瑣,提高了裝配的難度,此外,該實用新型只能通過底面的兩端與扶手相結合,牢固性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韌性較低、操作步驟繁瑣、牢固性較低的缺陷與問題,提供一種韌性較強、操作步驟簡易、牢固性較高的強韌性扶手帶。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強韌性扶手帶,包括外層、抗拉層與滑動層,所述外層的內表面與抗拉層的上表面相連接,抗拉層的下表面與滑動層的上表面相連接,所述抗拉層包括固定層與內芯,該內芯為網絡狀結構,且設置在固定層的正中位置。
所述內芯為正十字、斜十字、人字或蜂窩狀的網絡狀結構。
所述內芯包括內芯橫列與內芯豎列,內芯橫列的數目為二至十列,內芯豎列的數目為二至二十列,且內芯橫列的數目小于等于內芯豎列的數目。
所述內芯橫列的數目為四列,內芯豎列的數目為十四列。
所述滑動層的下表面的正中部位固定連接有輔助固定部,該輔助固定部與滑動層的下表面之間形成的下夾角為0-90度。
所述下夾角為60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由于本實用新型一種強韌性扶手帶中抗拉層包括固定層與內芯,該內芯為網絡狀結構,且設置在固定層的正中位置,該種網絡狀的結構設計不僅能夠提高抗拉層的韌性,而且在組裝時,不再需要一根一根的鋪設抗拉層的內芯,而只需要一次鋪設,就可以將整個網狀結構的內芯鋪設完畢,操作步驟十分簡易。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僅韌性較強,而且操作步驟簡易。
2、由于本實用新型一種強韌性扶手帶在滑動層的下表面的正中部位固定連接有輔助固定部,該輔助固定部與滑動層的下表面之間形成的下夾角為0-90度,使用時,輔助固定部與扶手的中間槽進行滑動配合,可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極大的提高扶手帶與扶手之間結合的牢固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牢固性較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方向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內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外層1,抗拉層2,滑動層3,固定層4,內芯5,內芯橫列51,內芯豎列52,輔助固定部6,下夾角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圖2,一種強韌性扶手帶,包括外層1、抗拉層2與滑動層3,外層1的內表面與抗拉層2的上表面相連接,抗拉層2的下表面與滑動層3的上表面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特點之一在于:抗拉層2包括固定層4與內芯5,該內芯5為網絡狀結構,且設置在固定層4的正中位置。該種設計不僅可以提高本實用新型的韌性,而且可以降低裝配難度。
參見圖3,內芯5為正十字、斜十字、人字或蜂窩狀的網絡狀結構;優選內芯5包括內芯橫列51與內芯豎列52,內芯橫列51的數目為二至十列,內芯豎列52的數目為二至二十列,且內芯橫列51的數目小于等于內芯豎列52的數目;進一少優選內芯橫列51的數目為四列,內芯豎列52的數目為十四列。該種設計可以進一步增強本實用新型的韌性。
參見圖1-圖2,滑動層3的下表面的正中部位固定連接有輔助固定部6,該輔助固定部6與滑動層3的下表面之間形成的下夾角7為0-90度,進一步優選下夾角7為60度。該設計可以增強本實用新型與扶手之間結合的牢固性。
由上可見,本實用新型不僅韌性較強、牢固性較好,而且操作步驟簡易、裝配難度較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但凡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揭示內容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納入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市康龍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經吳江市康龍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1260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