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直插式矩形電連接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12449.3 | 申請日: | 2010-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934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申學良;張平安;趙越超;于慧敏;袁秀梅;孫艷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興華航空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15 | 分類號: | H01R13/15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晨創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 地址: | 110144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插式 矩形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連接器結構設計技術,特別提供了一種直插式矩形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適應各種需要的電連接器多種多樣,但針對某些特定要求,還欠缺很多新的結構設計方案。
人們期望獲得一種技術效果更好的直插式矩形電連接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技術效果更好的直插式矩形電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直插式矩形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插式矩形電連接器由相互之間插接配合的插頭組件和插座組件構成;其中插座組件由下述結構組成:插座殼體1、插座絕緣體2、插座彈簧片3;其中:插座彈簧片3的一部分沿直線布置且延伸至插座絕緣體2之外;插座彈簧片3的另一部分與前一部分固定并實現電連接,且其固定在插座絕緣體2上,插座彈簧片3的這一部分為彎曲的彈性簧片結構;插座殼體1設置在插座絕緣體2外部與插座彈簧片3軸線基本平行的外側面上;
插頭組件由下述結構組成:插頭殼體4、插頭絕緣體5、插頭彈簧片6;其中:插頭彈簧片6的一部分沿直線布置且延伸至插頭絕緣體5之外;插頭彈簧片6的另一部分與前一部分固定并實現電連接,且其固定在插頭絕緣體5上,插頭殼體4設置在插頭絕緣體5外部與插頭彈簧片6軸線基本平行的外側面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直插式矩形電連接器,還要求保護下述的優選內容:
插座彈簧片3中彎曲的彈性簧片結構部分的近端處帶有鉤狀結構,鉤狀結構部分恰好與插座絕緣體2上的槽嵌合在一起。
所述直插式矩形電連接器中的插座彈簧片3具體布置形式為成對布置呈兩排,其中:處在兩排的成對布置的兩個插座彈簧片3中彎曲的彈性簧片結構部分為背靠背的形式布置。
插頭彈簧片6中彎曲的彈性簧片結構部分的近端處帶有鉤狀結構,鉤狀結構部分恰好與插頭絕緣體5上的槽嵌合在一起;
所述直插式矩形電連接器中的插頭彈簧片6與插座彈簧片3的布置形式完全對應,其具體布置形式為成對布置呈兩排,其中:處在兩排的成對布置的兩個插頭彈簧片6中彎曲的彈性簧片結構部分為面對面的形式布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直插式矩形電連接器的相關問題介紹:
本實用新型所述直插式矩形電連接器具體為帶梯形金屬外殼直插式連?接結構,接觸件為簧片式結構,錫焊式端接導線形式,插頭、插座的接觸件均為彈簧片式結構,其插頭、插座所用的彈簧片可以為同一種彈簧片,插頭和插座上的彈簧片在其各自對應的絕緣體上的定位靠撐開的定位爪實現,該產品的相鄰彈簧片縱向間距大約為2.2mm。
插座可以為浮動安裝,可自動找正,便于插頭插入,浮動裝置是依靠浮動套7和墊片8間通過鉚接實現浮動的軸向定位,其徑向靠浮動套7在浮動孔中的自由移動來實現。
彈簧片的材料可以選用彈性及導電性均很好的鈹青銅帶,絕緣體的材料可以選用成型及抗電等級較高的增強聚苯硫醚,殼體可以選用銅合金沖壓拉伸加工,浮動機構選用強度及耐磨損的不銹鋼加工。
本實用新型相關產品的創新重點是彈簧片的接觸結構。
本實用新型中的接觸件為彈簧片與彈簧片之間的彈性接觸實現電連接,而常規的連接器均為彈性的插孔與剛性的插針實現接觸或彈性插針與剛性的插孔實現電接觸。類似此種結構的產品在國內尚無廠商生產。
本實用新型使用的這種接觸結構,與普通的剛性插針與彈性的插孔接觸結構相比,其接觸可靠性更高,且產品重量較小,能夠保證可靠的接觸;且此結構的插孔外形尺寸較小,使用此彈簧片式結構的產品,可實現產品的體積小、重量輕、連接可靠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插座示意圖主視圖;
圖2為插座示意圖俯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插座示意圖左視圖,圖3相當于圖1的剖視圖;
圖4為插頭示意圖主視圖;
圖5為插頭示意圖俯視圖,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圖6為插頭示意圖左視圖,圖6相當于圖4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各個數字標記的含義如下:插座殼體1、插座絕緣體2、插座彈簧片3、插頭殼體4、插頭絕緣體5、插頭彈簧片6、浮動套7、墊片8。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興華航空電器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沈陽興華航空電器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1244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