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火球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506564.X | 申請日: | 2010-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792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段大軍;蔣永兵;王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川儀十一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5/06 | 分類號: | F16K5/06;F16K5/20;F16K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長明 |
| 地址: | 400700***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火 球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火球閥。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對石油、天然氣開采和輸送系統的管線閥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閥門需要具備泄漏低、使用壽命長、并具備防火、防靜電以及排污和放空等特點。普通管線球閥的密封閥座通常采用增強聚四氟乙烯,這種材料耐腐蝕性好,但其硬度低,遇高溫易融化,一旦出現火災,燃燒了閥座,管道內的介質將由閥體與球體之間的間隙流入下游管路或裝設場所,進而喪失防泄功能,當管內的液體為化學藥劑或易燃物質時,外泄的液體還會造成更大的毒害、火災或環境污染;為此,需要設計防火功能的防火球閥,使之在閥座損毀時仍然可以具有防泄功能。以避免災害擴大和降低損失。
傳統的防火球閥其結構為閥體內置放具有通孔的閥球,該閥球的兩側設有增強聚四氟乙烯閥座,而閥座的外側設置具有穿孔的防泄塊,該防泄塊的外板面凹設有環槽,并開設數個貫通環槽與穿孔的流道。防泄塊及閥座組裝定位在閥體兩側。其原理是,當閥座因火災高溫而逐漸被燒毀時,防泄塊利用流入于環槽中的液體壓力頂推而位移,通過緊貼閥球以阻斷閥體中介質繼續外泄。
但是,發明人經過研究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缺點:
由于管道中的介質具有不穩定性,當閥座受到高溫破壞后,防泄塊收到不穩定的介質壓力后,不一定會按照我們需要位移軌跡位移,當防泄塊不能貼緊閥球時,就無法阻止介質的繼續外泄,從而也就無法起到防火的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防火球閥,以實現有效地起到防火、防泄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防火球閥,包括:閥體、閥桿、球芯和閥座;
所述閥座包括軟密封部件和金屬密封件,所述軟密封部件和所屬金屬密封部件均設有可以與所述球芯密封的密封面;所述金屬密封件套設在軟密封部件外;所述金屬密封件外套設有彈簧座,所述彈簧座與所述閥體之間設有壓力彈簧推擠所述閥座與所述球芯形成密封。
優選的,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閥體由左閥體和右閥體通過螺栓連接組成,所述左閥體和所述右閥體之間設有金屬密封環。
優選的,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左閥體和所述右閥體之間還設有金屬石墨墊片。
優選的,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軟密封部件材質為純聚四氟乙烯。
優選的,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金屬密封件與彈簧座之間還設有密封墊。
優選的,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密封墊的材質為石墨。
優選的,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閥體的填料涵中的填料包括石墨。
優選的,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右閥體底部還設有排污閥。
優選的,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右閥體底部還設有彈簧泄壓閥。
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當防火球閥遇到火災時,當閥座中的軟密封件耐溫性能不夠而融化或燃燒后,由于球芯兩側的閥座均設有壓力彈簧,壓力彈簧會推擠硬密封件,使硬密封件的密封面與球芯貼緊,從而阻止了閥體中介質的泄露。避免了發生火災后,火勢會在流動介質的帶動下流入下游管路,造成大的損失,也避免了由于大量泄露介質燃燒造成的毒害或環境污染。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防火球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防火球閥中球芯部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防火球閥中閥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防火球閥中填料涵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川儀十一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川儀十一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0656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