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床墊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01187.0 | 申請日: | 2010-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271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許漢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漢忠 |
| 主分類號: | A47C27/045 | 分類號: | A47C27/045;A47C27/07;B66F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床墊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床墊結構。
背景技術
在科技時代的帶引下,人們生活的步調漸漸加快,不僅忙碌的生活在工商社會中,各種外在因素的壓力也在生活當中如影隨行。在一天的疲勞之后,每個人都希望能有良好的睡眠質量,以調節身體恢復充分的放松。
現在人們除了工作及日常生活,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因此,睡眠關乎著生活質量,更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所以人們對于床墊舒適度的要求,也是現代社會的需求與趨勢。然而,以往的床墊多是一體成型,為了可以達到依照個人的喜好,調整床墊結構的軟硬程度,必須花大筆的金錢去做調整和更換,存在諸多的麻煩與不便;現有技術中的床墊結構包含床墊本體及設置于床墊本體內的彈性體,現有技術中的床墊在使用時,仍存在諸多缺陷,這里分述如下:
1.當床墊使用一段時間后,會造成床墊本體內的彈性體的損壞,使其形成局部凹陷狀,并使睡眠質量受到影響;
2.現有技術中的床墊在使用時,其表面各位置的彈性程度均相同,并不能做更換,且無法依個人喜好及睡眠習慣,來調整床墊的彈性程度,使現有技術中的床墊本體內的彈性體會依照所承受的重量而壓縮;
3.現有技術中的床墊在使用時,彈性體為一體成型,所以會產生連動效應,且于雙人床上使用時,若兩人有不同的睡眠習慣,會在睡眠時造成一人翻身而影響到他人的情形,間接影響睡眠質量,若欲解決此情形,就必須另行購買另一組較適合兩人的床墊,造成成本上的負擔。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床墊結構仍有改良的空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是針對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彈性支撐,進而使床墊結構達到人體支撐的目的。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床墊結構包括:固定于床墊本體內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的第一彈性體,并于第一彈性體內部底端設有彈性體容置孔,使得下述第二彈性體可自第一彈性體內部由下往上活動設置;固定板下方則設有一個活動板,并于活動板上設有與彈性體容置孔相對應的第二彈性體,活動板底部設有至少一組以上的升降裝置,該升降裝置包含馬達及設置于馬達上并與活動板相互連接的動力輸出軸,使得活動板通過動力輸出軸的帶動而得以上、下移動。
當升降裝置將活動板朝固定板方向上移時,活動板上的第二彈性體則穿過彈性體容置孔上移,此時使用者若平躺于床墊時,除第一彈性體受到用戶的重量而壓縮并支撐外,第二彈性體也同樣提供用戶支撐力量,由此提高床墊的彈性支撐力;反之,如果用戶欲減少床墊的彈性支撐力時,則可通過升降裝置將活動板下移,降低第二彈性體的高度,使其避免與平躺于床墊的使用者接觸,達到降低床墊支撐力的功效。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彈性體容置孔除可設置于第一彈性體內部底端外,更可設置于兩個第一彈性體之間,使得第二彈性體通過活動板上升時,位于兩個第一彈性體之間,仍可達到調整床墊彈性支撐力的目的。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升降裝置設置于活動板四個角落。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升降裝置設置于活動板中央位置。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升降裝置的動力輸出軸可為螺桿。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第一彈性體與第二彈性體的位置配置為蜂巢狀排列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第一彈性體與第二彈性體的位置配置為平行排列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第一彈性體與第二彈性體的位置配置為規律交錯排列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第一彈性體的上表層設有彈性層,并于床墊本體外緣包覆一個床包,由此提高使用者舒眠的功效。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升降裝置連接設有遙控接收器與遙控發射器,提供使用者通過遙控發射器發射訊號至遙控接收器,進而通過遙控接收器控制升降裝置的升降動作。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第一彈性體與第二彈性體的間隙設有導引體。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調整活動板的上、下移動的位置,致使活動板上的第二彈性體可不同程度的增加第一彈性體的彈性系數,導致床墊的彈性支撐力可被調整,以針對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彈性支撐,當用戶躺于床墊上,即可控制床墊下沉的幅度,進而使床墊結構達到人體支撐的目的。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漢忠,未經許漢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011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