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加脂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300265.0 | 申請日: | 201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263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趙民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奧特車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7/00 | 分類號: | B60R17/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陳浩 |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加脂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加脂器,特別是一種用于給車輛潤滑系統加注潤滑油脂的自動加脂器。
背景技術
機動車尤其是大型機動車,例如公交車,其各個轉動部分需要定期加注潤滑脂以提高車輛的行駛安全性和使用壽命。目前,一般采用自動加脂器來定時為車輛待潤滑部位加注潤滑脂。中國專利ZL200820070649.0公開了一種車用潤滑泵站,包括油箱,密封設置在油箱的上部的座蓋和扣合在座蓋上的泵罩。在油箱外側設置有進氣管來平衡油箱內部壓力與大氣壓。但是,車輛在行進至低洼積水處容易出現水從進氣管進入到油箱內部的問題,水進入到油箱內一方面會使油脂變質,另一方面若水進入到油箱內的抽油泵內會使抽油泵喪失抽油能力,導致不能定時給車輛潤滑部位提供潤滑,必然降低了車輛的行駛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加脂器,用以解決現有自動加脂器在使用時會有水從進氣通道進入到油腔,導致油脂變質甚至致使自動加脂器不能正常工作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加脂器,包括油箱,油箱口上密封設置有油箱蓋,所述油箱與油箱蓋圍成一密閉的油腔,所述油腔的外側設置有下部開口與大氣連通的防進水控制腔,所述防進水控制腔與油腔之間連通有進氣通道,該進氣通道的進氣口靠近防進水控制腔的頂部設置。
所述油箱蓋的上方蓋裝有一個上殼體,上殼體與油箱蓋之間圍成的空間為防進水控制腔,上殼體與油箱蓋扣合處的縫隙為防進水控制腔的下部開口,所述油箱蓋上插裝有向上延伸的進氣管,進氣管的下端與油箱連通,進氣管的上端開口為進氣口。
所述進氣管的上端設置有向下的折彎。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加脂器在使用時,即使積水將該加脂器完全浸沒,也不會有水進入到油腔,這是因為,在油腔的外側設置了與油腔相互連通的防進水控制腔,防進水控制腔內的空腔足夠大,少部分水會經過防進水控制器下部的開口進入到防進水控制腔內,相應的防進水控制腔及油腔內的空氣被壓縮,壓力隨之升高,因為積水的深度不是無限深的,一般積水的深度不會超過1米,而1米左右深度的水所產生的壓強只能使防水控制腔內進入的水維持在一個很低的液面。同時,進氣通道的進氣口位于靠近防進水控制腔的頂部位置處,進氣口與防進水控制腔內的液面具有較大的距離,因此水不能從進氣通道進入到油腔內,避免了因水進入油腔導致油脂變質甚至致使自動加脂器不能正常工作的問題發生。
在進氣管的上端設置有向下的折彎,可以防止污物,特別是顆粒狀物體從進氣管進入到油腔內而污染油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加脂器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自動加脂器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自動加脂器的實施例1,包括油箱1,該油箱1上部的油箱口上密封蓋裝有一個油箱蓋9,油箱蓋9上通過螺釘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8和閥座12,驅動電機8位于油箱蓋9的上方,閥座12位于油箱蓋9的下方,閥座12的末端通過螺釘固定安裝有一個齒輪泵10,閥座12內還安裝有驅動軸,驅動軸的一端與驅動電機8的輸出軸連接,另一端與齒輪泵10的主軸連接。在油箱蓋9的上方蓋裝有一個上殼體3,上殼體3與油箱蓋9之間圍成了一個空腔,該空腔為防進水控制腔4,上殼體與油箱蓋扣合處的縫隙為防進水控制腔的下部開口。在油箱蓋9上通過一個管接頭安裝有一個進氣管5,進氣管5與油箱的油腔相連通,該進氣管5向上延伸,并且保證進氣管的上端開口即進氣口7處于靠近防進水控制腔的頂部位置處,在進氣管的上端還設置有一個向下的折彎6,當然此處也可以不設置折彎使進氣口直接向上設置。
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自動加脂器的實施例2,其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在油箱的外側設置有一個底部開孔的避水罩15,避水罩15內的空腔為防進水控制腔4,在防進水控制腔4與油箱1的油腔之間設置有一個使防進水控制腔4與油箱1連通的進氣通道13,進氣通道13的進氣口14位于防進水控制腔靠近頂部位置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奧特車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奧特車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3002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