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彈性金屬硬密封雙座套筒調節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298086.8 | 申請日: | 2010-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792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葉冬平;陽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禹自控閥門有限公司;葉冬平 |
| 主分類號: | F16K1/44 | 分類號: | F16K1/44;F16K1/46;F16K1/5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梁曉霏 |
| 地址: | 201323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性 金屬 密封 雙座 套筒 調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閥門技術領域,具體的來說涉及一種用于工業、城建管道領域中的雙座套筒調節閥。
背景技術
雙座調節調節閥廣泛的用于工業、城建管道流體的調節,其特點是結構緊湊,流量大,可調節范圍廣,流量特性精度高,壓降損失小。閥芯處于壓力平衡狀態,驅動力小,動態穩定性好,噪音低,空化腐蝕小,能控制高溫、低溫的高壓差流體介質。其缺點是兩個密封面不能同時接觸,泄漏量大,容許有0.1%泄露量。即使在常溫狀態下偶爾兩個密封面加工接觸了,但在工況溫度變化更迭過程中,由于閥芯與套筒形狀不一樣,線性變形不一致,密封面也會失去同時接觸。
由于泄露量的存在,所以傳統的雙座套筒調節閥只是具有單一的調節功能,不能兼備截止閥的功能。要想在同一管道工位點上同時具有調節與截止功能,必須串聯安裝調節閥與截止閥才能實現其要求。
對于現代工業日俱復雜的工況工藝,苛刻的功能要求和簡單便捷的操作程序,同時降低工程與維護成本。所以對閥門提出了更高的功能與質量要求。
我們先來了解傳統的金屬硬密封雙座套筒調節閥結構形式與運行過程。參看圖1;從圖中可知,在閥體的S形介質過流道1′中段圓孔和上面中道同心孔中裝有套筒2′,套筒2′內壁有兩個密封口面,并且在兩個密封口面之間,開有數個根據流量特性要求的介質過流通口,套筒2′內與之配合的有一垂直安裝也有上下兩個密封面的閥芯3′,閥體4′的上口面裝有上閥蓋5′,上閥蓋5′上部孔中裝有密封填料6′,以保證閥桿7′處不外泄漏,另外上閥蓋5′上部裝有支架7′,支架7′上設置有執行器8′和定位器9′組件,閥芯3′由閥桿7′牽引,與執行器8′連接,在執行器8′的直線作用力下,閥芯3′可在套筒2′中上下作垂直移動,使閥芯3′下密封面與套筒2′的過流通道調節形成大小不同的過流面積,閥門的流量特線由套筒2′的不同形狀窗口設置而成,閥芯3′的位置由定位器控制,在啟閉行程段中,能很好地控制閥門沿固有的流量特線調節介質的過流量。
在此結構中,套筒2′和閥芯3′為雙座硬密封面的形式,但在實際加工中,套筒和閥芯的兩個密封面很難做到同時接觸密封。即使在常溫狀態下偶爾兩個密封面加工接觸了,但在工況溫度變化更迭過程中,由于閥芯3′與套筒2′形狀不一樣,線性變形不一致,密封面也會失去同時接觸。閥芯3′與套筒2′閉合后,必定有間隙造成泄漏。這就是傳統的金屬硬密封套筒雙座調節閥的通病所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彈性金屬硬密封雙座套筒調節閥。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
彈性金屬硬密封雙座套筒調節閥,包括一個閥體,閥體上設置有一環形閥座,閥座上設有一與其配合的垂直安裝的閥芯,閥芯連接一閥桿,閥體上安裝有上閥蓋,閥桿穿過上閥蓋連接閥芯;上閥蓋上部安裝有一支架,支架上設置有連接并控制閥桿行程的執行器和定位器;閥芯外部具有一可與其密封接觸的套筒,其特征在于,閥芯下部具有一可與其密封接觸的金屬薄壁彈性密封圈,金屬薄壁彈性密封圈設置在閥座底部,套筒設置在金屬薄壁彈性密封圈上部。
金屬薄壁彈性密封圈內側下邊緣外翻,金屬薄壁彈性密封圈截面為圓弧形。
金屬薄壁彈性密封圈的高度為5-10mm,金屬薄壁彈性密封圈的壁厚為1.2-1.5mm。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彈性金屬硬密封雙座套筒調節閥,它完好的兼備了單座調節閥和截止閥的功能:在啟閉行程段中,能很好地定位控制閥門沿固有的流量特線調節介質的過流量,在閉合時完全截止介質的過流,達到密封泄露量為零,高于閥門泄露量標準VI級氣泡級泄露等級。也就是說,高于所有關于金屬硬密封閥門泄露量標準的要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現有技術中所述的雙座套筒調節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彈性金屬硬密封雙座套筒調節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處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看圖2和圖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禹自控閥門有限公司;葉冬平,未經上海大禹自控閥門有限公司;葉冬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9808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