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駕駛室雙向駕駛無桿飛機牽引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295945.8 | 申請日: | 2010-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700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志;齊向陽;毛節榮;奚源;田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64F1/10 | 分類號: | B64F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張燕華 |
| 地址: | 100083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駕駛室 雙向 駕駛 飛機 牽引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航空設備的地面設施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飛機牽引設備。
背景技術
飛機牽引車是一種重要的機場地面設備。在現代機場上,牽引車主要承擔一下作業:將飛機由停機坪牽引至客機坪或登機橋附近,供旅客上飛機;將停靠在登機橋旁的飛機頂推離橋,直到有足夠的地面使飛機能靠自身動力向前滑行為止;在停機坪之間或停機坪與機庫、維修車間之間調度飛機;在機庫或維修車間內移動飛機等。
飛機牽引車要求其外形比較低矮,以便在飛機機翼下以至機身下穿行。為此一般均采用前置駕駛室的布局,即使是很大型的牽引駕駛室高度也僅2m左右,比一般卡車低的多。
針對大型飛機而言,現有的飛機牽引車可以滿足使用要求,而針對直升機等機腹較低的飛機來說卻很難操作。
為此,提供牽引力更大、車身更低、轉彎半徑更小、機動性更好、通用性更廣泛的飛機牽引車為目前發展的趨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駕駛室雙向駕駛無桿飛機牽引車,不僅可以滿足牽引飛機的通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時改善駕駛員向后的視野,并且在同等大小牽引力的牽引車中可達到牽引直升機等機腹較低的飛機的目的。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駕駛室雙向駕駛無桿飛機牽引車,包括車體、駕駛部、動力驅動部、夾持舉升裝置,所述駕駛部設置在所述車體前端的左側,所述駕駛部包括并排設置的兩個操作部,一個操作部面向車頭設置,另一個操作部面向車尾設置;所述動力驅動部設置在所述車體上,所述動力驅動部包括發動機及分別連接發動機的行走驅動系統和夾持舉升驅動系統;所述行走驅動系統連接所述駕駛部和車體的驅動橋,所述夾持舉升驅動系統連接所述駕駛部和所述夾持舉升裝置,所述夾持舉升裝置設置在所述車體的后端。
上述的無駕駛室雙向駕駛無桿飛機牽引車,其中,所述面向車頭設置的操作部位于所述車體前端的左側,所述面向車尾設置的操作部位于所述車體前端的中部。
上述的無駕駛室雙向駕駛無桿飛機牽引車,其中,所述行走驅動系統包括一個變量柱塞泵及連接變量柱塞泵的兩個變量液壓馬達,所述兩個變量液壓馬達分別設置在牽引車的后輪上。
上述的無駕駛室雙向駕駛無桿飛機牽引車,其中,所述夾持舉升裝置包括:架體、導軌、滑套、托盤、前輥輪裝置、后輥輪裝置、夾持舉升油缸、壓緊油缸、限位裝置,所述導軌相對設置于所述架體的兩側,所述滑套的兩側為滑動端分別設置于所述導軌上,所述前輥輪裝置鉸接于所述滑套并設置在所述導軌之間,所述后輥輪裝置鉸接于所述滑套的滑動端的后端部并連同所述滑套于所述導軌中滑動或于所述導軌的后端部外打開,所述夾持舉升油缸設置于所述架體的兩側,所述夾持舉升油缸的一端鉸接于所述滑套另一端鉸接于所述車體,所述托盤通過一連接棘輪連接于所述導軌的前端部,所述壓緊油缸相對于所述前輥輪裝置設置在所述導軌之間并連接所述前輥輪裝置,所述限位裝置設置于所述架體上并限制所述滑套的滑動位置。
上述的無駕駛室雙向駕駛無桿飛機牽引車,其中,所述夾持舉升驅動系統包括一齒輪泵,分別連接所述夾持舉升油缸及所述壓緊油缸。
上述的無駕駛室雙向駕駛無桿飛機牽引車,其中,所述前輥輪裝置包括:前輥輪架、前輥輪,所述前輥輪架鉸接于所述滑套,所述前輥輪通過一支臂安裝在所述前輥輪架上;所述后輥輪裝置包括:后輥輪架、后輥輪,所述后輥輪架通過一鉸接軸鉸接于所述滑套的滑動端的后端部,所述后輥輪架為一V形臂,所述V形臂的兩端部分別鉸接一所述后輥輪。
上述的無駕駛室雙向駕駛無桿飛機牽引車,其中,所述鉸接軸上還設置有扭力彈簧,扭力彈簧的一端連接所述滑套,另一端連接所述后輥輪架。
上述的無駕駛室雙向駕駛無桿飛機牽引車,其中,所述架體上還設置有用于限制托盤提升高度的一行程開關。
上述的無駕駛室雙向駕駛無桿飛機牽引車,其中,所述行走驅動系統中還連接設置有:換向電磁閥、換擋電磁閥、滑行閥、沖洗閥。
上述的無駕駛室雙向駕駛無桿飛機牽引車,其中,所述夾持舉升裝置鉸接于所述車體的后端。
與現有的飛機牽引車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在于:
1.適用范圍廣,結果緊湊,布局合理,車身高度低,牽引力大,可牽引直升機等機腹較低的飛機。
2.易于操作。可前后駕駛,操作人員有較大的活動范圍,便于觀測,能夠直接觀察到牽引情況,保障操作安全。
3.結構簡化,可靠性高,便于維護。不僅能夠保證通過性要求,還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同時,前橋后馬達的結構可接觸性強,便于維修服務人員維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959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打釘型開箱機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雙人游泳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