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經皮介入微創治療體內結核病灶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92775.8 | 申請日: | 2010-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828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郭從濤;周強;孫天勝;許建中;谷曉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從濤 |
| 主分類號: | A61B17/94 | 分類號: | A61B17/94;A61M1/00;A61N5/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志合專利事務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榮琿 |
| 地址: | 301715 天津市武***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介入 治療 體內 結核 病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微創治療的醫療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經皮介入微創治療體內結核病灶的裝置。
背景技術
結核病作為一種頑固的疾病,在19世紀曾奪去了無數人的性命,從20世紀抗結核藥物的問世至今,人們對付結核病方法有很多種,一是通過接種卡介苗進行廣泛預防,二是采用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三是對化膿性結核病采用手術開口排膿,四是加強飲食營養。而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是采用化學療法,即聯合多種抗結核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采用聯合多種抗結核藥物治療結核病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但是,聯合多種抗結核藥物治療結核病產生的副作用也相對較大,給患者留下的潛在危害也較大;而且結核菌非常頑固,即使采用多種抗結核藥物聯合治療,也不容易將結核菌徹底殺滅,因治療不徹底,多年后結核病又會復發;同時因人們在治療結核病過程中,由于治療不規范的原因的影響,結核菌的耐藥性也在不斷增長,近年來多種耐藥結核分支桿菌不斷出現,導致結核病在全球范圍內又死灰復燃,成為傳染病的頭號殺手。
2010年3月24日是第15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據統計全世界已有1/3人口約20億人感染了結核菌,現有結核病人2000萬,每年新發病人約900萬,每年死亡人數高達300萬。我國是全球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結核病患病人數居世界第二位。據來源于2009年全國第四次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數據,我國目前約有5.5億人受到了結核菌感染,結核菌感染率高于全球人口感染率的1/3水平。我國每年新發活動性肺結核約130萬例,每年約有13萬人死于結核病。中國的結核病耐藥情況十分突出,而且耐藥結核病人多,耐藥率高達46%,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特別引起警示的國家和地區之一。
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和殘酷嚴峻的現實,使廣大學者不得不去思考結核病新的治療策略,但是通過對外文和中文數據庫檢索,當前國內、外學者把注意力主要投放在耐藥結核分枝桿菌藥物的研究上,然而因結核分支桿菌耐藥菌株較多,結核分枝桿菌臨床培養困難,標本難于保存,當前對其耐藥基因的研究堪稱舉步維艱。到目前為止人類對耐藥性結核病的臨床藥物治療仍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隨著外科技術的不斷提高,對體內骨結核的臨床結核治療又多了一種用外科手術清除結核膿包的輔助手段,但通過手術清除病灶創口大,又往往會給患者身體帶來巨大創傷,有許多患者因自身不能耐受手術留下的創傷而無奈放棄治療;而且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也常因結核的耐藥原因術后仍然復發,不能徹底治愈。因此為了減少手術痛苦、節約醫療資源、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效益,臨床結核治療亟待出現一種新型科學的、微創的、療效確切的治療裝置,以彌補結核病治療手段的不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傳統治療體內結核病灶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經皮介入微創治療體內結核病灶的裝置。它通過設有紫外線發生器和照明光發生器的光源發生裝置發射紫外線,通過設有用于傳輸紫外線和照明光的石英玻璃光纖鏡頭的光導纖維鏡總成經皮介入,利用紫外線照射體內結核病灶,殺滅體內結核病灶的結核桿菌,通過負壓吸引裝置將體內的結核膿腫抽吸清除,同時利用高壓水泵、高壓氣泵清洗結核病灶或對病灶直接施與滅菌藥,由此實現微創治療體內結核病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光導纖維鏡總成、光源發生裝置、負壓吸引裝置、高壓水泵、高壓氣泵、圖像處理器;
所述光導纖維鏡總成包括用于傳輸紫外線和照明光的石英玻璃光纖鏡頭,用于體外操作控制的鏡體,設有接口的鏡尾,以及連接于所述石英玻璃光纖鏡頭和鏡體之間的鏡體前管,連接于所述鏡體和鏡尾之間的鏡體后管;所述石英玻璃光纖鏡頭為無遮蔽的通透柱體,其軸向設有三個通孔,三個通孔中一個為負壓抽吸孔,該孔通過鏡體前管和鏡體后管內設置的抽吸管從鏡尾的接口連接負壓吸引裝置,一個為正壓沖洗孔,該孔通過鏡體前管內設置的液/氣輸送管與鏡體后管內設置的液體輸送管和氣體輸送管并聯,液體輸送管從鏡尾的接口連接高壓水泵,氣體輸送管從鏡尾的接口連接高壓氣泵,一個為攝像頭安裝孔,該孔安裝的攝像頭通過鏡體前管和鏡體后管內設有的信號傳輸線于鏡尾的接口連接圖像處理器,所述石英玻璃光纖鏡頭的柱體側面設有三個輔助抽吸孔與負壓抽吸孔相通;所述鏡體前管和鏡體后管內均設有傳輸紫外線和照明光的石英玻璃光纜,該石英玻璃光纜前端連接石英玻璃光纖鏡頭,后端于鏡尾的接口連接光源發生裝置;所述用于體外操作控制的鏡體上設有操縱鏡頭轉動角度的旋鈕,該旋鈕通過拉索連接石英玻璃光纖鏡頭,所述用于體外操作控制的鏡體上分別設有負壓控制閥、高壓液體控制閥、高壓氣體控制閥,一手術器械插入孔斜向設置在用于體外操作控制的鏡體上,該插入孔與抽吸管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從濤,未經郭從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927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通式防堵授精槍
- 下一篇:改良型脊椎棘突撐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