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件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91412.2 | 申請日: | 2010-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971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曹乃好;馮紹奎;劉自飛;諶永軍;陳金枝;賴守崇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6 | 分類號: | H01R13/66;H01R13/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纜 連接器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尤其涉及一種電腦等電子產品內部使用的線纜連接器組件。
【背景技術】
線束(Wire?harness)連接器因其良好的傳輸性能而廣泛應用于各種電子產品。美國專利公告第US?7,112,105B2號揭露了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其包括設有端子容納孔的絕緣殼體、收容于所述端子容納孔的端子以及夾持于端子尾部的線纜,該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線纜被端子尾部包裹且沿對接方向向后延伸。然而,由于線纜向后延伸在對接方向上的長度較大,無法滿足電腦機箱越來越小的需求,在機箱內彎折線纜的話,可適當縮小線纜連接器組件沿對接方向的整體長度,然而又會增加端子在絕緣殼體內歪斜的風險。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因此,確有必要對線纜連接器組件進行改良設計,以滿足線纜連接器組件發展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改進的線纜延伸方向的線纜連接器組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其包括設有收容通道的絕緣本體、收容于所述收容通道內的若干導電端子及與所述導電端子電性連接的若干線纜,所述線纜連接器組件還具有一組裝于絕緣本體后端的電路板,該電路板具有若干與導電端子相連的第一導電部及與線纜相連的第二導電部,所述線纜位于電路板前方并焊接于第二導電部且沿垂直于電路板的方向向前延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設置與絕緣本體相固持的電路板,將線纜的出線方向改為沿對接方向向前延伸,降低了沿對接方向的長度且可避免端子在絕緣本體內歪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組裝圖。
圖2為圖1所示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另一角度視圖。
圖3為圖1所示線纜連接器組件的部分分解圖。
圖4為圖3所示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另一角度視圖。
圖5為圖1所示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立體分解圖。
圖6為圖5所示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另一角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及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件100為線束型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1、收容于絕緣本體1的若干導電端子2、與導電端子2電性連接的線纜4以及組裝于絕緣本體1后部且與絕緣本體1垂直的電路板3。
請參照圖2至圖6所示,絕緣本體1大體為T形結構,其包括塊狀的本體部11及自本體部11的前表面12沿對接方向向前延伸的若干對接柱13。在本實施方式中,對接柱13排成相互間隔的兩排。所述本體部11具有一與前表面12相對的接合面14,所述若干對接柱13具有一共同的插接面15,該插接面15與前表面12平行且位于前表面12前方。絕緣本體1設有若干連通接合面14與插接面15的收容通道16。其中每一收容通道16貫穿本體部11及對應的對接柱13。本體部11的上表面112上還凸設有一鎖扣部114,該鎖扣部18是用以與對接連接器(未圖示)的鎖扣結構相配合以確保本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件100與對接連接器穩固接合。
在本實施方式中,絕緣本體1還具有一對分別位于本體部11兩側的安裝部17,肩部18設置于安裝部17與本體部11之間,且將兩者相連。安裝部17與肩部18垂直,且包括柱體171及自柱體171向后延伸的固定部172,該固定部172后部向外延伸形成有擴展部173,該擴展部173前部的直徑較固定部172的直徑大,后部為錐面。一切口174自擴展部173的后端面向前凹陷,該切口174將固定部172及擴展部173同時切開,并形成一對具有彈性的瓣體175。在其它實施方式中,安裝部17也可自本體部11的其他位置延伸或者為其它構型。
請繼續參照圖5及圖6所示,導電端子2沿上下兩排排布,以對應的收容于絕緣本體1的兩排收容通道16內。導電端子2包括接觸部21、尾部23及連接接觸部21和尾部23的中間部22,所述中間部22上設有兩個向后延伸出的懸臂式鎖臂220。導電端子2收容于絕緣本體1的對應的收容通道16中,其懸臂式鎖臂220與對應的收容通道16的內壁干涉配合以將導電端子2固定于收容通道16中,導電端子2的接觸部21暴露于收容通道16中鄰近插接面15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914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移動式單井分離計量撬
- 下一篇:一種測井信號地面采集預處理的厚膜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