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真空袋的抽氣止逆閥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83537.0 | 申請日: | 2010-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951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宣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宣東 |
| 主分類號: | F16K15/14 | 分類號: | F16K15/14;B65D33/01;B65D8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義***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真空袋 抽氣止逆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空袋閥門,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真空袋的抽氣止逆閥。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真空袋的袋口抽氣閥門結構復雜,抽氣后經常出現漏氣現象,止逆密閉性很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抽氣后不漏氣、止逆密閉性非常好的用于真空袋的抽氣止逆閥。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用于真空袋的抽氣止逆閥,其中,包括用以連接于真空袋袋口上的閥座,所述閥座上開有用以連通真空袋內外的氣孔,所述氣孔連接有彈性封堵件,所述彈性封堵件具有栓塞部和連接于所述栓塞部一端的墊片部,所述栓塞部穿設于所述氣孔中,所述墊片部封堵于所述氣孔上。
作為優選,所述閥座于一側端面上設有圈圍所述氣孔的凸圈,所述墊片部抵接所述閥座于所述凸圈內壁至所述氣孔邊沿間的端面位置上,所述凸圈上螺接有閥蓋。
作為優選,所述凸圈的內壁上設有內螺紋,所述閥蓋于對應所述凸圈的一側設有圈槽,所述圈槽內設有外螺紋凸起部,所述凸圈于所述圈槽內與所述外螺紋凸起部螺固連接,且所述凸起部抵頂所述墊片部于所述閥座上。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彈性封堵件使其在自然氣壓下能夠有效阻止氣體逆流,密閉性好,同時閥蓋的設置以及閥蓋外螺紋和閥座凸圈內螺紋的螺接方式更加提升了本實用新型止氣逆流的密封效果,非常實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閥座與閥蓋螺接后的整體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閥座與閥蓋螺接后的整體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閥座與閥蓋螺接前的分體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閥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示意了圈槽和凸起部的結構。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閥座與彈性封堵件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閥座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示意了凸圈和氣孔的結構。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彈性封堵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
請參閱圖1至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真空袋的抽氣止逆閥,其中,包括用以連接于真空袋袋口上的閥座1,所述閥座上開有用以連通真空袋內外的氣孔2,所述氣孔連接有彈性封堵件3,所述彈性封堵件具有栓塞部4和連接于所述栓塞部一端的墊片部5,所述栓塞部穿設于所述氣孔中,所述墊片部封堵于所述氣孔上,所述閥座于一側端面上設有圈圍所述氣孔的凸圈6,所述凸圈在實際應用中由真空袋內向真空袋外穿套連接于真空袋袋口上,所述墊片部抵接所述閥座于所述凸圈內壁至所述氣孔邊沿間的端面位置7上,所述凸圈上螺接有閥蓋8,所述凸圈的內壁上設有內螺紋,所述閥蓋于對應所述凸圈的一側設有圈槽9,所述圈槽內設有外螺紋凸起部10,所述凸圈于所述圈槽內與所述外螺紋凸起部螺固連接,且所述凸起部抵頂所述墊片部于所述閥座上。
但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故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宣東,未經楊宣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835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