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不銹鋼液流體節能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268594.1 | 申請日: | 201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312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耿炳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耿炳 |
| 主分類號: | F16L55/02 | 分類號: | F16L5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5700 廣東省饒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銹鋼 流體 節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流體輸送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不銹鋼液流體節能器。
背景技術
據流體力學有關知識可知,當液體在管道中流動的流速逐漸增加時,流體的流線開始出現波浪狀的擺動,當流速增加到很大時,流場中有許多小漩渦,流體作不規則運動,有垂直于流管軸線方向的分速度產生,這種運動稱為湍流。流體出現湍流時,阻力大流量小,能量耗損增加。實驗證明,能量耗損與流速的關系為:ΔE=kv2。目前在流體輸送系統中,如供水、供油、空調等液體循環系統,通常配置有液體輸送泵來驅動液體流動,以提高流速和揚程,由于流體輸送系統所配置的液泵運轉功率較大,且渦輪葉片高速轉動加大了擾動作用,因而在輸送管道中會產生嚴重的湍流現象,這樣不但造成能耗大、效率降低,還會加大環境噪音,不利于環保,且影響設備使用壽命,但至今還沒有找到有效的實用辦法來解決這一個難題。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便于使用的液流體輸送裝置,能有效消除液流體輸送系統中所出現的湍流現象,具有高效節能效果。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不銹鋼液流體節能器,包括由不銹鋼制成的空心管體,管體兩端各設置有前、后法蘭盤;所述管體外面設置有較大管徑的同軸外套管,在管體與外套管之間還設置有一層或多層的同軸內套管,各管的兩端頭之間成封閉連接而使各層之間形成有一定寬度的管腔室;第一層內套管兩端延伸而與前后法蘭盤連接成一體,管體的前端管徑呈漸擴而與第一層內套管的管徑重合,后端與第一層內套管連接成環形平臺;管體的前部設置有與第一管腔室相通的負壓進流口,相應地內套管設置有負壓進流口而使管腔室之間依次相通,在內套管的后部還設置有增壓出流口而使管腔室之間依次相通;所述環形平臺設置有多個使管體與第一管腔室相通的噴射孔;在第一管腔室中管體的前部外表面設置有整流環,在內套管和外套管的內表面分別設置有多組導流葉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套管設置有兩層,第一層內套管與管體之間形成第一管腔室,第一層內套管與第二層內套管之間形成第二管腔室,第二層內套管與外套管之間形成第三管腔室。
所述負壓進流口為間斷的環形通縫,且邊緣為順軸流向呈斜面的切口,第一層內套管的負壓進流口截面相對于管體的負壓進流口截面順軸流向后移,依次的第二層內套管的負壓進流口截面相對于第一層內套管的負壓進流口截面順軸流向后移。
所述增壓出流口為間斷的環形通縫,且邊緣為順軸流向呈斜面的切口,第一層內套管的增壓出流口截面位于第二層內套管的增壓出流口截面順軸向略后移。
所述導流葉片呈舌形并與內套管或外套管的內表面連接成一體,且順軸流向傾斜,其徑向投影長度小于管腔室的寬度。
所述導流葉片由每4片組成一組,且每組導流葉片呈徑向截面圓周均勻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不銹鋼液流體節能器由不銹鋼材料制成。使用時將前法蘭盤與液泵輸出端的法蘭盤相應連接,后法蘭盤與輸送管道連接。實現本實用新型,由于管體前部及內套管前部設置有與管腔室相通的負壓進流口,內套管的后部設置有增壓出流口,當液體輸送系統工作時液泵啟動,輸送管道中的流體快速流動,則造成管腔室的負壓狀態,同時流管中不可避免地產生湍流現象,這時流體中與流管軸線不一致的分量很容易地從負壓進流口依次進入各管腔室,這些不規則運動的流體,經管腔室的整流增壓而成均勻的層流,最后從噴射孔流出,而噴射孔的方向與管體的軸向一致,與管體中主流合并后,繼續消除殘余的不規則運動流體,形成較為均勻軸向流。
本實用新型的不銹鋼液流體節能器,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能有效地消除流管中所產生湍流現象,提高流體輸送系統工作效率,可提升系統揚程,具有環保節能,延長系統的使用壽命的優點。通過同一輸送系統使用本消除器前后能耗測算結果,對加裝本消除器后進行比較,節能達50-60%以上。如某大廈中央空調冷凍循環系統,原系統2臺水泵運轉功率為90KW,使用本輸送裝置后,用一臺代替二臺,并且功率只需37KW就夠用,二者前后相對比節能達59%。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不銹鋼液流體節能器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
圖4是圖1的C-C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不銹鋼液流體節能器,包括由不銹鋼制成的空心管體1,管體1外面設置有較大管徑的同軸外套管2,在管體與外套管之間還設置有兩層的同軸內套管31(32),第一層內套管31與管體1之間形成第一管腔室41,第一層內套管31與第二層內套管32之間形成第二管腔室42,第二層內套管32與外套2管之間形成第三管腔室43,管腔室具有一定寬度且各管的兩端頭之間成封閉連接;管體1的前端管徑呈漸擴而與第一層內套管31的管徑重合,并與前法蘭盤51連接成一體,后端與第一層內套管31連接成環形平臺6,第一層內套管31的后端延伸而與后法蘭盤52連接;管體1的前部設置有與第一管腔室41相通的負壓進流口7,相應地內套管31(32)設置有負壓進流口71(72)而使管腔室之間依次相通,在內套管31(32)的后部還設置有增壓出流口81(82);負壓進流口為間斷的環形通縫,且邊緣為順軸流向呈斜面的切口,第一層內套管31的負壓進流口71截面相對于管體1的負壓進流口7截面順軸流向后移,依次的第二層內套管32的負壓進流口72截面相對于第一層內套管31的負壓進流口71截面順軸流向后移;增壓出流口為間斷的環形通縫,且通縫的邊緣為順軸流向呈斜面的切口,第一層內套管31的增壓出流口81截面位于第二層內套管32的增壓出流口82截面順軸流向后移;環形平臺6設置有多個使管體1與第一管腔室41相通的噴射孔61,噴射孔61為沿環形平臺6均勻分布的圓形通孔,且噴射孔61的方向與管體1軸向一致;管體1的前部外表面設置有整流環9,整流環9為與管體1的外表面緊密連接成一體的凸環,且徑向截面位于第一層內套管31的負壓進流口71截面略后;在內套管31和外套管2的內表面分別設置有多組且連接成一體的導流葉片10,導流葉片10呈舌形且順軸流向傾斜,其徑向投影長度小于管腔室的寬度,由每4片組成一組,且每組導流葉10片呈徑向截面圓周均勻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耿炳,未經陳耿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685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調節顯示器安裝結構
- 下一篇:一種連接飛機發動機燃油伺服器用的油管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