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面向管道運輸的管道內腐蝕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264414.2 | 申請日: | 201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673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董紹華;王聯偉;王彥軍;劉剛;周永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7/00 | 分類號: | 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陳曦 |
| 地址: | 10010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向 管道 運輸 腐蝕 監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面向管道運輸行業的安全需求,對長距離輸送管道(簡稱長輸管道)的管道內腐蝕情況進行在線監測的裝置,屬于腐蝕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管道運輸是我國的五大運輸產業之一,對國民經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譽為國民經濟的動脈。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民經濟對長輸管道的依賴性逐漸提高,而管道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穩定的敏感度也越來越高,油氣管道的安全問題已經是社會公眾、政府和企業關注的焦點。
腐蝕是影響管道運輸系統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的關鍵因素,腐蝕破壞引起的惡性突發事故,往往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社會后果。據幾個工業發達國家的統計,每年由于腐蝕造成的直接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3%,腐蝕造成的間接損失更是難以計算。有關研究表明,盡管腐蝕很難完全避免,但可以采用工程手段進行防護和控制。
目前,針對長輸管道的腐蝕監測問題,先后出現了監測孔法、掛片失重法、電阻探針法、電法學法、電磁感應法等多種腐蝕監測方法,分別說明如下:
(1)監測孔法
監測孔法是從設備壁或管道外側鉆一孔,使剩余壁厚等于腐蝕裕度。如果腐蝕裕度已經消耗完,該監測孔就會出現泄漏。
(2)掛片失重法
掛片失重法是最常規的腐蝕監測方法,它采用把試樣放入腐蝕系統中,通過暴露一段時間后,測量試樣重量的變化來求得平均腐蝕速率。
(3)電阻探針法
電阻探針法是通過測量試件在腐蝕過程中的電阻變化來計算出試件的腐蝕量和腐蝕速率的一種監測方法。
(4)電化學法
電化學法可進行瞬時腐蝕速度的測量,反應靈敏,適用于電解質介質。
(5)電磁感應法
電磁感應法的原理是將一金屬薄片置于探頭外表面,通過測量探頭內線圈信號的變化推算腐蝕速度,其測試敏感度高,適用范圍廣。
管道腐蝕監測技術可以分為離線檢測和在線監測兩大類。離線檢測是指在介質的作用下,長輸管道及附屬設備在運行一段時期后進行的檢測,以確定本體有無裂紋、有無局部腐蝕穿孔的危險以及剩余壁厚。在線監測是指在介質的作用下,實時監測長輸管道及附屬設備發生的腐蝕(或磨蝕)速率,以獲得長輸管道及附屬設備腐蝕過程的有關信息,以及生產操作參數與設備運行狀態之間相互聯系的數據,并依此數據調整生產操作參數,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及工業現場總線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推動著管道內腐蝕監測設備由單一的便攜式工作模式向多點的、在線的工作模式轉變。但是,滿足這一要求的管道內腐蝕監測設備在市場上卻并不多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面向管道運輸的管道內腐蝕監測裝置。利用該裝置可以對長輸管道內壁的腐蝕與磨蝕速率值、金屬損失量等進行在線監測。
為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技術方案:
一種面向管道運輸的管道內腐蝕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內腐蝕監測裝置包括計算處理單元和分別安裝在各個管道監測點處的多組腐蝕監測單元;
所述腐蝕監測單元包括探頭、變送器和數據記錄器,所述探頭插入待監測的長輸管道內,并利用探頭轉接器連接所述變送器,所述變送器連接所述數據記錄器;
各組腐蝕監測單元中的所述數據記錄器通過通信電纜連接在一起,并與計算處理單元進行連接。
其中,所述探頭為M15型可替換型探頭。
所述變送器為MT-9485型變送器。
所述數據記錄器為MT-9500A型數據記錄器。
本管道內腐蝕監測裝置基于電磁感應法的工作原理,可以在任何環境下快速測定長輸管道內的腐蝕速率。由于信號反饋時間短、測量快捷并能及時反映出長輸管道的腐蝕情況,因此是管道運輸行業中十分有用的監測控制手段。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為本管道內腐蝕監測裝置的整體架構示意圖;
圖2為管道內腐蝕監測裝置中,一組腐蝕監測單元的安裝狀態主視圖;
圖3為管道內腐蝕監測裝置中,一組腐蝕監測單元的安裝狀態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未經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644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聲波探傷系統
- 下一篇:混合動力集合式供液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