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食品袋的封裝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53753.0 | 申請日: | 2010-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617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范惠娟;萬千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范惠娟;萬千紅 |
| 主分類號: | B65D83/08 | 分類號: | B65D8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竺詩忍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食品 封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品袋的封裝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食品袋的封裝結構通常為卷制圓柱狀,相鄰兩食品袋之間通過易撕線連接,各食品袋通過輥軸被卷成圓柱狀。在取食品袋時,固定食品袋一端,轉動整體的圓柱狀食品袋,使食品袋另一端至易撕線處,將其沿易撕線撕下即可。上述食品袋的結構存在如下不足:由于易撕線為均勻分布在透明食品袋上的細小通孔,中老年人由于眼睛等問題不容易分辨出易撕線的位置,給食品袋的撕取帶來不便;另外撕取一個食品袋需要轉動數周的圓柱狀食品袋,操作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食品袋的封裝結構,可以有效地解決現有食品袋封裝結構通過易撕線依次連接各食品袋,各食品袋被卷成圓柱狀,需要通過撕開易撕線來取食品袋,而中老年人不易分辨出易撕線,不便于撕取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食品袋的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包裝殼體和設在外包裝殼體內的袋體,袋體之間上下疊放,袋體沿袋口與袋底之間的袋側中線折疊,上下相鄰兩袋體之間折疊后開口相向并且呈交錯連接。
進一步,袋口位于折疊后的上方,袋底位于折疊后的下方,即拿住袋口后抽取出食品袋,便于抽取出食品袋后即可直接打開袋口,簡便快捷。
進一步,外包裝殼體呈長方體狀或正方體狀,外包裝殼體之間能緊密貼合進行儲存,也方便運輸。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簡便地拿取食品袋,將現有的撕取式改成抽取式,拿取上方的食品袋后,相鄰的下方食品袋的一端便會被上方的食品袋在抽取過程中帶出食品袋的外包裝殼體;同時食品袋的袋口即在抽出端,即拿住袋口往外抽取食品袋后,就可以直接打開袋口,便捷實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食品袋的封裝結構中相鄰食品袋間的層疊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食品袋抽出后的層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食品袋的封裝結構,包括外包裝殼體和設在外包裝殼體內的袋體,袋體之間上下疊放,袋體沿袋口與袋底之間的袋側中線折疊,上下相鄰兩袋體之間折疊后開口相向并且呈交錯連接,其中袋口位于折疊后的上方,袋底位于折疊后的下方,這樣在抽出后即可打開食品袋的袋口,無需再翻轉食品袋后才能打開,操作簡便快捷。
以圖1中所示最上方的兩個食品袋為例進行說明:包括第一食品袋1和第二食品袋2,第一食品袋1包括第一上半部11和第一下半部12,第二食品袋2包括第二上半部21和第二下半部22。在抽取第一食品袋1時,將第一上半部11如圖示K向向上抽出,在第一上半部11完全脫離出食品袋的外包裝殼體3時,第一下半部12開始被向上抽出,同時第一下半部12帶動了位于其上方的第二食品袋2的第二上半部21,從而使第一下半部12和第二上半部21同時被抽出外包裝殼體3,直至第一食品袋1被完全抽出,第一下半部12脫離第二上半部21為止。此時如圖2所示,第二上半部21延伸出外包裝殼體3,第二下半部22仍然與相鄰下一個食品袋交錯疊放在外包裝殼體3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范惠娟;萬千紅,未經范惠娟;萬千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5375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藝氣體的輸送法蘭
- 下一篇:一種微煙煙花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