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流化床鍋爐加燒煤泥入料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50632.0 | 申請日: | 2010-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971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樊起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樊起國 |
| 主分類號: | F23C10/22 | 分類號: | F23C10/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化床 鍋爐 加燒煤泥入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入料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流化床鍋爐加燒煤泥入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循環流化床鍋爐加燒煤泥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但是在實際運行中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在煤泥進入爐膛的方法上,目前主要有以下3種方法:
1、采用煤泥噴射槍,直接噴入爐膛。煤泥噴射槍一般布置在爐膛的下部,需要配置高壓空氣、密封風、水沖洗設施。因為這是進口技術,投資費用較高,而且如果煤泥中有雜物,噴槍就被堵塞,無法正常工作。
2、在爐膛的下部采用螺旋輸送機送入,其不足之處是煤泥入料系統一旦中斷運行,煤泥入料管的入口就會結焦,無法再投入使用。另外煤泥進入量大的時候進入爐膛的煤泥不能及時散開燃燒,會造成堆積結焦、停爐,所以采用的不多。
3、從鍋爐的頂部直接壓入,目前采用這種辦法的較多,其不足之處是,煤泥輸出所需的泵壓要高,高壓煤泥泵始終在高壓下工作,這樣高壓煤泥泵的故障發生率就高,另外也引起鍋爐的運行參數有所變化。因為是頂部給料,造成燃燒后移,排煙溫度升高,熱損失增大,同時還易使汽溫超溫。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流化床鍋爐的二次風管的入口安裝的流化床鍋爐加燒煤泥入料裝置,結構簡單,煤泥入料順暢。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流化床鍋爐加燒煤泥入料裝置,其中流化床鍋爐包括爐膛、二次風管和一次進風管道,二次風管與爐膛的下部連通,流化床鍋爐加燒煤泥入料裝置包括煤泥入料管、風箱和高壓播送風管,風箱與二次風管連通,煤泥入料管的外徑小于二次風管的內徑,煤泥入料管穿過風箱、進入二次風管的管腔與爐膛連通,位于二次風管中的煤泥入料管的外周被二次風管的管腔所包圍,高壓播送風管與位于二次風管中的煤泥入料管連通。
更加完善的是,煤泥入料管以向下傾斜方式與爐膛連通。
更加完善的是,高壓播送風管位于煤泥入料管的下方。
更加完善的是,二次風管的外周填充密封澆筑料。
更加完善的是,高壓播送風管與一次進風管道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原流化床鍋爐的二次風管入口進入爐膛,結構簡單,煤泥入料時經過二次風預熱和一次進風高壓播送,煤泥不易結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向局部視圖。
圖中,1-爐膛,2-風箱,3-煤泥入料管,4-高壓播送風管,5-二次風管,6-密封澆筑料,7-十字形管口加固條。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所示的流化床鍋爐加燒煤泥入料裝置實施例,流化床鍋爐加燒煤泥入料裝置是安裝在流化床鍋爐上,流化床鍋爐包括爐膛1、二次風管5和一次進風管道,二次風管5與爐膛1的下部連通。加燒煤泥入料裝置包括煤泥入料管3、風箱2和高壓播送風管4,其中風箱2與二次風管5連通,煤泥入料管3的外徑小于二次風管5的內徑,煤泥入料管3的前端穿過風箱2、進入二次風管5的管腔與流化床鍋爐的爐膛1連通,這段處于二次風管5中的煤泥入料管3的外周被二次風管5的管腔所包圍。高壓播送風管4從煤泥入料管的下方進入風箱2和二次風管后與處于二次風管5中的煤泥入料管3連通,其中高壓播送風管4的管徑大約是煤泥入料管3的管徑的1/3。
為了使煤泥出料順暢,煤泥入料管3以向下傾斜方式與爐膛1連通,有利于煤泥借助自重下滑落入爐膛1。
在二次風管5的外部填充密封澆筑料6,起到密封和保溫的作用。
為更好的利用鍋爐產生的高壓熱風,將高壓播送風管4與流化床鍋爐的一次進風管道連通,直接利用一次進風作為高壓播送風。
在圖2中,表示了從爐膛內看到的二次風管5、高壓播送風管4和煤泥入料管3的三者相互關系,位于中間是管徑最小的高壓播放送管4,其與煤泥入料管3在下部連接;其次是煤泥入料管3,管徑居中;最外圍是二次風管5,煤泥入料管3和高壓播放送管4被二次風管5的管腔包圍在中間。在煤泥入料管3的管口用十字形加固條7與二次風管5的管口固定連接,防止煤泥入料管3的管口下垂或偏移。
本實施例工作時,由于煤泥入料管3進入爐膛7是向下傾斜的,且處于二次風管5的管腔內,外周被二次風管5的管腔內的二次風所包圍,二次風的溫度可達到240℃,對煤泥入料管3中的煤泥起到了預加熱的作用,使煤泥進入爐膛7后更能及時散開,不會結團下落,造成堆積。同時將鍋爐的一次進風管與高壓播送管4連通,將高壓播送管4的端口與煤泥入料管3的出料口的下方連通,再利用一次風的播撒,把煤泥均勻的送入爐膛。當煤泥系統因故停止工作時,二次風對煤泥入料管3的出料端口又起了冷卻作用,防止爐膛7的高溫使煤泥入料管3內煤泥結焦。因為煤泥入料管3的出料部分是向下傾斜的,二次風和播送風又使煤泥入料管3的出料口形成負壓,這樣,煤泥入料管中的煤泥就會因重力和負壓的同時作用下落進入爐膛1,不會出現因煤泥入料管3出料不暢而產生結焦現象。本實施例對高壓煤泥泵的工作壓力要求不高,這樣可有效地降低了高壓煤泥泵的故障發生率。由于煤泥入料管3是置于二次風管5內,雖然二次風的流通面積有所減少,因又增加了一次風的高壓播送,在二次風管的爐膛入口處的進風總量不會減少,對鍋爐的運行不會產生任何影響。本實施例結構簡單,煤泥入料順暢,適用于現有流化床鍋爐的技術改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樊起國,未經樊起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506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