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于單晶棒取用的取晶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246621.5 | 申請日: | 2010-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855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俞振明;楊樂;何勤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佳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30B35/00 | 分類號: | C30B35/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7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于 單晶棒 取用 取晶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放置單晶棒的取晶架。
背景技術
單晶棒體的形狀如圖1所示,頭部和尾部是尖的。60KG(18英寸熱場)的投料量下,拉制完畢后從單晶爐副室中降下單晶棒,落在正下方的取晶架內。原有取晶架如圖2所示,包括鋼板底座21,底座21與豎起的框架22之間有同形狀的木質間隔23,中上部位為鋼圈24連接,高度約至常人的腰部。隨著單晶投料量的增加,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晶棒表面溫度約為100多度,由于單晶不能急冷(接觸金屬物體),必須在晶棒與取晶架的外部金屬框架之間用木質材料間隔。以常規的6-8英寸的單晶棒為例,直徑相差較大,木質厚度范圍較窄,單晶棒溫度較高,使用過程中有碳化木質的現象,6英寸晶棒容易與邊緣的金屬框架接觸散熱過快造成應力甚而自裂等。
2.從單晶棒的示意圖可以看出,單晶尾部是尖的,晶棒是斜靠在取晶架內的,隨著晶棒長度與投料量的增加會顯得重心不穩,重心超過底座的話更危險。
3.晶棒的重量較重,需兩個人一起搬,有時候需要搬運較長的距離,非常吃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在單晶投料量增加的情況下設計了一個使用方便的取晶架,更為穩妥且節省人力。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便于單晶棒取用的取晶架包括底座和設置在底座上的木質墊板,在所述底座上與底座垂直固定有兩根平行的桿,兩根桿之間設有多個木質擋板,所述木質擋板與底座平行,木質擋板的上部設有統一的缺口。
在兩根桿與底座連接的一端分別設置一個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裝兩個同軸滾輪;在兩根桿的另一端設置支撐架,滾輪和支撐架同時接觸平地時,木質擋板不接觸平地。
在兩根桿之間固定有多個輪廓架,所述木質擋板嵌在所述輪廓架內。
作為優選,所述缺口的形狀為圓弧形。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一個人即可操作,不僅避免了高溫時候金屬與晶棒的直接接觸,采用臥式的方法避免了重心不穩的危險。
附圖說明
圖1是單晶棒體示意圖。
圖2是原取晶架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取晶架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1和設置在底座1上的木質墊板2,在底座1上與底座1垂直固定有兩根平行的桿6,兩根桿6之間設有多個木質擋板3,所述木質擋板3與底座1平行,木質擋板3的上部設有統一的圓弧形缺口。在兩根桿6之間固定有多個輪廓架4,所述木質擋板3嵌在所述輪廓架4內。其中,底座1、桿6和輪廓架4可采用金屬材質焊接。晶棒放置在木質擋板3的圓弧形缺口中,尾部頂住木質墊板2。
取晶架與晶棒增加了接觸部分,接觸部分增加了更多的木質部分,完全避免了高溫時候金屬與晶棒的直接接觸,也不易因為碳化而影響。
90kg左右投料量下6英寸的晶棒總高度有2米,采用臥式的方法避免了因為過高產生的重心不穩的危險。
在兩根桿6與底座1連接的一端分別設置一個支架6,所述支架6上安裝兩個同軸滾輪7;在兩根桿3的另一端設置支撐架5,滾輪7和支撐架5同時接觸平地時,木質擋板3不接觸平地。
把整個取晶架設計成推車模樣,底部有滾輪7,搬運起來非常方便。原來需要兩個人協作,現在僅需要一個人即可輕松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佳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高佳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466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