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耐磨平行雙閘板閘閥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43611.6 | 申請日: | 2010-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310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葉展磊;李建忠;卓曙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歐斯特泵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3/02 | 分類號: | F16K3/02;F16K27/04;F16K25/02;F16K3/30 |
| 代理公司: | 溫州金甌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堅強 |
| 地址: | 323912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磨 平行 閘板 閘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門,尤其是耐磨平行雙閘板閘閥。
背景技術:
閘閥屬于一種截止閥門類,其作用是接通或截斷管路中的介質,主要有完全閉合或完全開啟兩種工作狀態。對于閘閥來說,啟閉件與閥座兩密封面間的接觸處的密封,也稱內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關不嚴,它將影響閘閥截斷介質的能力,是這類閥門最重要的技術性能指標,通常情況下內漏是不允許的。目前有一種平行閘板式閘閥,這種閘閥是采用強制密封的,即閥門關閉時,兩閘板相互作用分開并強行將閘板壓向閥座,以保證密封面的密封性。現有的平行閘板式閘閥主要由閥體、凹閘板、凸閘板、閥座、閥蓋、閥桿及手輪組成,凹閘板與凸閘板相吻合安裝后置于閥體內,凹閘板與凸閘板的外端面始終保持相互平行并與閥座之間為面密封,凹閘板與凸閘板可沿閥座的密封面升降運動。當閥門處于完全開啟狀態時,即凹閘板與凸閘板提到最高位置,閥體內的主通道完全打開,此時閥座的密封面長期受到介質的直接沖擊或磨擦,特別是在輸送粉末、顆粒等固體介質時,粉末、顆粒流動對閥座密封面的磨損,很容易造成閥座的密封面損壞,形成內漏,影響閥門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平行閘板式閘閥的閥座密封面易損壞而導致內漏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耐磨平行雙閘板閘閥,該耐磨平行雙閘板閘閥在現有技術上進行了改進,使得凹閘板與凸閘板的外端面在閥門完全開啟狀態時也保持與閥座的密封面緊密接觸,閥座的密封面不會受到介質的直接沖擊、沖刷或磨損,因而不易產生內漏,具有密封性能好及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耐磨平行雙閘板閘閥包括閥體、凹閘板、凸閘板、閥桿及閥座,凹閘板與凸閘板相吻合安裝后置于閥體內,凹閘板與凸閘板的外端面始終保持相互平行并與閥座之間為面密封,凹閘板與凸閘板可沿閥座的密封面升降運動,閥體上對應凹閘板與凸閘板閉合端設有至少容納凹閘板與凸閘板一個行程的腔室,凹閘板與凸閘板上設有與閥體主通道截面相同的孔道,凹閘板與凸閘板處于完全開啟位置時閥體主通道與凹閘板及凸閘板上的孔道相吻合對應,所述的孔道邊沿與閥座的密封面緊貼。
所述的凹閘板與凸閘板的相對應面為相吻合的兩個斜面,凹閘板與閥桿相連,凸閘板通過導向塊與凹閘板相連,凸閘板能夠沿凹閘板的運動方向相對凹閘板滑動;所述的凸閘板的上端設有掛塊,閥體上設有與掛塊相對應的碰撞塊。
所述的導向塊的一側與凸閘板固定,導向塊的另一側開有與凹閘板運動方向相平行的條形孔并通過所述的條形孔掛在固定在凹閘板的螺栓上。
所述的閥體主通道的內壁設有耐磨套。
所述的閥體上方依次連接閥蓋及支架,閥桿穿過閥蓋及支架后與動力裝置相連。
所述的動力裝置為手輪或電動、液壓、氣動減速機。
所述的閥體的腔室底部設有排污孔,排污孔內安裝有絲堵。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開啟凹閘板與凸閘板,凹閘板與凸閘板上的孔道與閥體主通道對正,閥門處于完全開啟位置,此時凹閘板與凸閘板的孔道邊沿與閥座的密封面緊貼,形成密封;關閉凹閘板與凸閘板,凹閘板與凸閘板的端部可進入到與其相對應的閥座的腔室內,此時凹閘板與凸閘板的外端面與閥座的密封面緊貼,形成密封。閥門在開啟狀態時,閥座的密封面不會受到介質的直接沖擊、沖刷或磨損,閥座的密封面不會損壞,因而不易形成內漏,提高了閥門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壽命,適用于粉末、顆粒狀的固體介質。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圖中1-閥體,2-凹閘板,3-凸閘板,4-閥桿,5-閥座,6-腔室,7-閥體主通道,8-孔道,9-導向塊,10-條形孔,11-螺栓,12-掛塊,13-碰撞塊,14-耐磨套,15-閥蓋,16-支架,17-動力裝置,18-排污孔,19-絲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歐斯特泵閥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歐斯特泵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436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盲人電話
- 下一篇:信號分離器電路及信號分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