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真空隧道電流檢測的紅外氣體檢測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40569.2 | 申請日: | 2010-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198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正勇;楊地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1/35 | 分類號: | G01N21/35;G01N27/6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03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真空 隧道 電流 檢測 紅外 氣體 裝置 | ||
1.一種基于真空隧道電流檢測的紅外氣體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紅外光源(1),在所述紅外光源(1)的光軸線上分別設置有被測氣體的開放氣室(6)、被測氣體的密封氣室(10)和真空隧道電流的真空室(12);來自紅外光源(1)的紅外光線透過紅外濾光片(2)經開放氣室(6)后,再通過透光玻璃板(8)投向密閉氣室(10),密閉氣室(10)以其外端側的彈性膜板(11)作為可改變真空室(12)內兩隧道電極之間的距離的真空室(12)的一側端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真空隧道電流檢測的紅外氣體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所述被測氣體的開放氣室(6)的左端板為紅外濾光片(2),右端板為透光玻璃板(8),四周的開放氣室側壁(3)內表面為光線反射面(4),開放氣室側壁(3)上設置有進氣孔(5)和排氣孔(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真空隧道電流檢測的紅外氣體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測氣體的密閉氣室(10)是以透光玻璃板(8)為一側端板、與四周的密閉氣室側壁(9)和另一端的彈性膜(11)共同圍成;所述四周的密閉氣室側壁(9)和彈性膜(11)為一體化結構;在所述密閉氣室(10)內按設定的壓力封閉有純凈的被測氣體,在所述彈性膜(11)的外表面中心設置左隧道電極(14),在所述左隧道電極(14)外圍設置左偏轉電極(1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真空隧道電流檢測的紅外氣體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隧道電流的真空室(12)是以所述彈性膜(11)所在一側的密閉氣室(10)的端面為端板、與四周的真空室側壁(19)與右側端板(18)共同圍成;在所述右側端板(18)的中心、朝向左隧道電極(13)的方向有一尖錐(17);所述真空室側壁(19)、右側端板(18)以及尖椎(17)為一體化結構;對應于所述左隧道電極(14)所在位置,在所述尖錐(17)的錐體表面及右側端板(18)內側中心設置右隧道電極(16),對應于所述左偏轉電極(13)所在位置,在所述右隧道電極(16)外圍設置右偏轉電極(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4056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中梁鐵路罐車車體
- 下一篇:鋁合金板焊接變形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