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集中式區域醫療影像信息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38670.4 | 申請日: | 2010-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333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徐哲;張一荃;何必仕;曹武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萊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12/46;A61B6/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中 區域 醫療 影像 信息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數字化醫療信息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集中式區域醫療影像信息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加快推進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等“新醫改”重點工作的推進,居民健康檔案和社區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眾所周知,當前國內醫療事業的發展很不均衡,醫療資源分布呈現結構性失衡,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醫療新技術、先進設備和醫療專家集中在大醫院。盡管國家加大投入可以引進先進醫療設備和改善醫療條件,但短時間很難解決基層醫療人才和技術的提升。近年來,社區或鄉鎮衛生院引進了不少先進的影像設備(如CR、CT等),但由于人才缺乏而導致發揮作用不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集中式區域醫療影像信息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集中式區域醫療影像信息裝置包括中心服務器、診斷工作站、VPN網絡、前置檢查工作站和影像設備。
中心服務器與診斷工作站信號連接,診斷工作站通過VPN網絡與前置檢查工作站信號連接,前置檢查工作站與影像設備信號連接。
所述的前置檢查工作站與打印機信號連接。
所述的診斷工作站為用于影像醫生軟閱片診斷的計算機。
本實用新型通過VPN網絡和前置檢查工作站,使基層醫療的影像設備和區(縣)級醫院的放射科相連接,克服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將區(縣)級醫院24小時的影像診斷服務不間斷地提供給基層醫療機構,減少因人才和技術因素造成的醫療質量問題,為偏遠城郊鄉村的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縮短城鄉差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管理方便:影像檢查數據集中存儲管理,既便于衛生行政機構管理,又便于信息系統維護。
(2)使用可靠:檢查/診斷分工明確,系統功能簡潔,且冗余設計,實用可靠。
(3)成本低廉:各基層醫療機構僅須安裝前置檢查工作站,設備投入和維護成本低;診斷業務由影像中心負責,在提高診療質量和效率的同時,可大大減輕基層負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集中式區域醫療影像信息裝置包括中心服務器5、診斷工作站6、VPN網絡4、前置檢查工作站2和影像設備1。
中心服務器6與診斷工作站5信號連接,診斷工作站5通過VPN網絡4與前置檢查工作站2信號連接,前置檢查工作站2與影像設備信號1連接,前置檢查工作站2與打印機3信號連接。
中心服務器包括用于影像檢查數據集中存儲服務的RIS服務器、PACS服務器以及海量存儲子模塊,上述各子模塊相互連接;診斷工作站為用于影像醫生軟閱片診斷的計算機;前置檢查工作站包括檢查登記、檢查列表服務、影像校對、影像緩存和轉發、報告打印等子模塊,上述各子模塊相互連接。
工作中,技師首先在前置檢查工作站登記患者的檢查信息,向影像設備提供檢查列表服務;攝片完成后,影像設備將所攝醫療影像傳給前置檢查工作站,前置檢查工作站再將醫療影像通過VPN網絡傳送至中心服務器歸檔;然后,診斷醫生在診斷工作站上對就緒的影像檢查進行初診和審核;最后,技師將診斷報告打印出來,發布給受檢患者,即可完成基層醫療機構的影像檢查任務。
本實用新型便利社區或鄉鎮衛生院共建(或向大醫院放射科托管)區域醫療影像信息中心,提高診斷和質控水平,降低總體運營與管理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萊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萊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3867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