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硬腰聯合穿刺針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37901.X | 申請日: | 201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347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華朋;張寶澤;程法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華朋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紀辰 |
| 地址: | 262500 山東省濰坊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聯合 刺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術麻醉用的穿刺器械,特別是一種用于腰麻和硬膜外聯合麻醉的硬腰聯合穿刺針。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臨床上手術麻醉除了全身麻醉之外,單一的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是兩種較常用的椎管內麻醉方法。而腰麻穿刺針和硬膜外穿刺針則分別是施行這兩種麻醉中必不可少的穿刺器械。這兩種穿刺器械雖各有所長、各具特色,在麻醉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受其結構的限制,都存在著某些不足和缺陷。如腰麻穿刺針,雖具有操作簡便,用藥量少,麻醉起效快,效果確切等優點,但由于其一次穿刺只能一次注完預定的麻藥量,如遇手術時間延長,只能再次穿刺補充給藥,給病患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痛苦。尤其是現有的腰麻穿刺針頭部形同匕首,在穿過脊椎內硬脊膜進入蛛網膜下腔注完局麻藥退出后,會在硬脊膜上留下一個一時難以彌合的小切口,從而導致腦脊液滲漏和術后頭痛并發癥的發生。硬膜外穿刺針雖可連續給藥,施行連續硬膜外麻醉,不用擔心手術時間的長短。但具有用藥量多,起效慢,易發生單側阻滯不完全等缺陷。近年來在臨床上新出現的一種被稱之為脊麻硬膜外聯合麻醉穿刺針的產品,將腰麻穿刺針和硬膜外穿刺針合起來使用,綜合了二種穿刺針的部分優點,但因其結構設計不盡合理,增加了某些新的缺陷。如其中配套的聯合穿刺針頭部作了彎曲處理,但這種聯合穿刺針頭端斜面較小,這樣在置入硬膜外導管時困難,導引作用小,腰麻穿刺針傳出準確率低,有時使導管易折堵塞不易給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硬膜外導管置入時導引作用強,腰麻穿刺針傳出準確率高,且易給藥的硬腰聯合穿刺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硬腰聯合穿刺針,包括硬膜外穿刺針與腰麻穿刺針,所述硬膜外穿刺針注入端有一勺形彎頭,所述勺形彎頭的彎曲面上設有與所述硬腰聯合穿刺針針管軸線重合的預留孔,所述硬膜外穿刺針的中間滑動安裝有硬膜外穿刺針芯,所述硬膜外穿刺針芯設有中間穿孔,所述硬膜外穿刺針芯的穿孔口與所述預留孔相對應,所述腰麻穿刺針在所述中間穿孔內與所述硬膜穿刺針芯上下滑動連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硬腰聯合穿刺針,包括硬膜外穿刺針與腰麻穿刺針,所述硬膜外穿刺針注入端有一勺形彎頭,所述勺形彎頭的彎曲面上設有與所述硬腰聯合穿刺針針管軸線重合的預留孔,所述硬膜外穿刺針的中間滑動安裝有硬膜外穿刺針芯,所述硬膜外穿刺針芯設有中間穿孔,所述硬膜外穿刺針芯的穿孔口與所述預留孔相對應,所述腰麻穿刺針在所述中間穿孔內與所述硬膜穿刺針芯上下滑動連接;由于本實用新型中的硬膜外穿刺針芯的穿孔口與硬膜外穿刺針在勺形彎頭的彎曲面上預留孔相對應,腰麻穿刺針可以從此穿孔口和預留孔通過,進入蛛網膜下腔,這樣既能保證導管置入順利,又能使腰麻穿刺針穿出準確率高,易給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硬膜外穿刺針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硬膜外穿刺針芯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腰麻穿刺針結構示意圖。
圖中:1-硬膜外穿刺針;2-腰麻穿刺針;3-預留孔;4-硬膜外穿刺針芯;5-中間穿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如附圖所示,硬腰聯合穿刺針,包括硬膜外穿刺針1與腰麻穿刺針2,所述硬膜外穿刺針1注入端有一勺形彎頭,所述勺形彎頭的彎曲面上設有與所述硬腰聯合穿刺針針管軸線重合的預留孔3,所述硬膜外穿刺針1的中間滑動安裝有硬膜外穿刺針芯4,所述硬膜外穿刺針芯4設有中間穿孔5,所述硬膜外穿刺針芯4的穿孔口與所述預留孔3相對應,所述腰麻穿刺針2在所述中間穿孔5內與所述硬膜穿刺針芯3上下滑動連接。
由于本實用新型中的硬膜外穿刺針芯的穿孔口與硬膜外穿刺針在勺形彎頭的彎曲面上預留孔相對應,腰麻穿刺針可以從此穿孔口和預留孔通過,進入蛛網膜下腔,這樣既能保證導管置入順利,又能使腰麻穿刺針穿出準確率高,易給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華朋,未經張華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3790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