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持式拾棗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37825.2 | 申請日: | 201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506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寶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寶貴 |
| 主分類號: | A01D51/00 | 分類號: | A01D5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19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持 式拾棗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農用工具,尤其是一種拾棗用的工具。
背景技術
小棗成熟收獲時,目前還采用人工撿拾方式。將落在地面上的小棗用人工一顆顆的撿起來放入袋或筐內。不僅工作效率低,且需多次彎腰,勞動強度也較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手持式拾棗器,以提高拾棗的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手持式拾棗器,它有立管,立管的上端有主手柄,立管內安裝有推桿,推桿的上端與推桿手柄的端部鉸接在一起,推桿手柄的中部鉸接在立管的外面,立管的下端固定有橫向的上板,上板下面固定有多個縱向的彈性爪,推桿的下端橫向固定有推板,上板上的彈性爪位于推板上的孔內。
采用上述結構的拾棗器,提高了拾棗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且結構簡單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局部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和工作原理。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之手持式拾棗器,它有立管6,立管的上端有主手柄3,立管內安裝有推桿5,推桿的上端與推桿手柄4的端部鉸接在一起,推桿手柄的中部鉸接在立管的外面,立管的下端固定有橫向的上板7,上板下面固定有多個縱向的彈性爪8,推桿的下端橫向固定有推板9,上板上的彈性爪位于推板上的孔10內。
推桿的上端可通過鉸軸1與推桿手柄端部鉸接在一起,推桿手柄的中部可通過另一鉸軸2鉸接在立管的外面。彈性爪可采用有一定剛性和韌度的橡膠材料制成。推板上的孔的數量與彈性爪的數量相同。顯然,彈性爪之間的間距應與小棗的大小相適應。
使用時,手持這種拾棗器,先向下轉動推桿手柄,使其帶動推桿上移,使推板貼近上板,然后使彈性爪向下,對著落在地面上的小棗用力,小棗就會進入彈性爪之間,并被夾持住。將地面上的若干個小棗夾持到彈性爪之間后,可將這種拾棗器抬起,對準袋或筐等容器的開口,向下轉動推桿手柄,使其帶動推桿下移,推板隨之向下移動,將彈性爪之間的小棗推下,落入容器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寶貴,未經李寶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378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