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磺化廢水中硫酸和硫酸鈉分離的煙塔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35851.1 | 申請日: | 201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221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晏定生;張德懷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盛華再生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6 | 分類號: | C02F1/16;C01B17/90;C01D5/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7600 湖北省通山縣***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磺化 水中 硫酸 硫酸鈉 分離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磺化物生產廢水中硫酸和硫酸鈉分離的煙塔,特別是涉及到木質素廢水中硫酸和硫酸鈉分離的煙塔。
背景技術
化工生產中,常用大量硫酸和燒堿,用濃酸在堿性溶液中提取或生產有機化工產品。大量的過剩硫酸,伴隨著硫酸鈉共存于尾液或待排放的廢水中。例:從造紙濃縮黑液中生產木質素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硫酸,同時含有在量硫酸鈉,從磺化反應物料,用堿中和析出有機磺酸產品都會排放類似成分的大量廢水,它們既含有相當量硫酸,又有一定濃度的硫酸鈉。資源多、危害大,污染嚴重,組分不復雜,損失也大。單純用治理消極辦法,石灰乳中和,不僅投入新資源,耗費成本浪費三種資源,且無法達標治理。新生三廢量更大,危害更深。采用分離工藝,在強酸條件下,幾乎無經濟價值操作。因為設備條件苛刻,含給分經濟價值太低;想用通常分離工藝,也無法實現;因為酸性下鈉鹽無法獨立析出,排放又危害大。常規只有石灰中和沉出白色硫酸鈣混雜廢水中各中固體顆粒、色素、有機物共沉降,形成新三廢,PH=8-9條件下,含有大量硫酸鈉的水溶液高鹽分排液。資源白白浪費,又要加進去石灰成本;廢水鹽分高又危害土壤,這一階段這早已成為化工之累,環保專家束手無束的廢水治理難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磺化廢水中硫酸和硫酸鈉分離的煙塔。
一種用于磺化廢水中硫酸和硫酸鈉分離的煙塔,包括:塔體、塔帽1、集沫罩2、泵進料管3、沖液螺旋噴霧頭4,塔體內設有格柵及填料層5,塔底有通入體外的回流管10及塔體外的送風系統。
送風系統由引風機進風口6、煙隴風槽7和煙隴氣柜8組成。
格柵為一層以上,填料層置于所述格柵之上。
格柵為四層,所述的格柵直徑等相于塔內徑,填料層為500mm。
格柵為木料,填料層為鵝卵石。
懸浮液中膠態細木質素發生聚沉于循環池。
煙氣和廢水的熱通交換是在煙塔中進行,廢水從頂部噴入,經旋轉噴淋頭呈雨狀噴入體內。塔內設有多層柵格及柵格上具有填料,塔底鼓風(引風機加壓)導入的螺旋上升煙氣,最終塔頂水蒸汽、煙氣中尾氣、熱氣、CO2氣,不停地揮發液滴含量不斷上升,而壁流又匯入循環池。蒸發后的廢液濃度達到24---25波美度時,進入冷落循環池分離出芒硝和含硫酸的黑液。經多次循環后冷卻,充分析出Na2SO4·10H2O芒硝針狀白色晶體。芒硝在循環池提出取后,剩下的主要就是硫酸溶液。
一、余熱利用煙塔蒸發廢水,分離約1/2量水分。令廢水兩大組分Na2SO4及H2SO4自動分開。硫酸帶有機膠質,醣醛醇混合液體去單獨送去處理鉀錳尾磺,利用礦中堿性氧化物中和消耗硫酸。制造硫酸鹽溶液,使不反應的MnO2沉出。廢水中全部硫酸,真正代替了工業硫酸,用于生產,充分節約了硫酸,又生出多種產物。
二、分離出來的芒硝,Na2SO4·10H2O,又帶出了1/3-1/4的水份,溶解后,濾液加入硫鈉水溶液生產出的白色沉淀硫酸鋇同時生產出工業應用廣泛的硫化鋇液體原料,加熱硫化鈉液體35-45%含水量,真正做到物盡其用。
三、過濾出碳化塊,膠質泥全拌入煤炭中,這些碳及烴類都能在煤燃燒時,發熱燃燒成為生物質燃料。受熱分散于懸浮液中膠態細木質素發生聚沉于循環池,同時還可以增加5%-8%木質素的收率。
如此工藝,既不用碳中和排放廢水,更不會浪費廢水,廢水中酸及硫酸鈉。每日幾百立方廢水能回收利用多噸硫酸生產出大量硫化鈉,二氧化錳和鉀鹽。非但不花多大成本投入的只有煤電、人工。產出經濟效益幾個月就全收回,廢水治理的資金。
附圖說明
圖1為硫酸和硫酸鈉分離工藝流程圖
圖2為煙塔示意圖
1塔帽???????????2集沫罩??????????3泵進料管????4沖液螺旋噴霧頭
5格柵及填料層???6引風機進風口????7煙隴風槽
8煙隴氣柜???????10回流管?????????11循環池
12循環泵????????13進料螺旋噴頭???14已濃縮的料液進入冷卻池結晶
15稀液上料進入進料管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盛華再生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湖北盛華再生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358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