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力自動增注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232747.7 | 申請日: | 2010-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962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彭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國軍 |
| 主分類號: | F04B9/10 | 分類號: | F04B9/10;E21B4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方強 |
| 地址: | 614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力 自動 增注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專用注水泵,特別涉及利用泵站管網來水作動力使來水增壓的水力自動增注泵。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范圍內油田注水基本上均采用單一泵壓向多口井注水的工藝,為此,普遍存在著需要增壓的欠注井和需要調壓的低壓注水井。區分不同井況依靠來水作動力的新型增注泵,而不是單純靠減壓閥和電動增注泵實現單井分壓注水是解決油田注水井欠注和避免調壓,大幅度提高注水管網效率的根本出路。
多年來,泵站和欠注井之間加裝電動增注泵雖緩解了欠注問題,但由于來水壓力完全浪費,代價太大。專利號為“ZL03266367.6”的水力自動增注泵,在充分利用來水作動力的前提下,實現對欠注井的增注,但伴隨著必須有乏動力液通過回水管線返回供水泵站的水箱。由于目前油田大多數沒有回水管線,重新鋪設回水管線不僅占地,還要增加必要的投資,因此油田用戶仍不愿使用這種水力增注泵。
為此,可實現單井分壓注水且結構簡單、高效節能、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的地面雙壓水力增注泵便應運而生,如專利號為“ZL200520142169.7”,其公告日為2007年4月11日,名稱為“地面雙壓水力增注泵”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其將泵站提供來的高壓水流,處理成增壓水流和減壓水流,以同時滿足一口欠注井和一口或多口調壓井的注水需要。但是,此種地面雙壓水力增注泵卻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此種地面雙壓水力增注泵對來自泵站的高壓流水在增注前未經處理,來水中的雜質會影響增注泵的使用壽命并使泵效降低;2、該種地面雙壓水力增注泵還需要與放在井下的配水器配合使用,而放在井下的配水器更換麻煩;3、該種地面雙壓水力增注泵的換向閥為普通換向閥,而普通換向閥只適合過濾精度較高的液壓油。4、增壓缸的進液閥和排液閥設置在單獨的輸送管線中,在露天的情況下,容易受到損壞。5、該種地面雙壓水力增注泵對來水壓力不能微調,當泵效降低或注水井壓力增高時,必須更換另一臺增注泵。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國專利申請號“200910082041.9”,其公開日為2009年9月30日,名稱為一種地面雙壓水力增注泵,根據采油注水井具體要求,將注水泵站來水進行增壓并減壓處理,輸出兩種不同壓力,同時為欠注井和調壓井實施注水。但是,此種地面雙壓水力增注泵卻存在以下缺陷:1、增注壓力比較低,并不能完全滿足向單井增注。2、一個行程內只能完成一次增注,工作效率較低。3、進液時不能同時進行排液增注,能耗高且效率也低。4、結構復雜,導致設備使用壽命較短。5、進液水源不能循環使用,浪費能源且污染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水力增注泵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水力自動增注泵,本實用新型在一個行程內可以完成兩次增注,進液的同時進行排液增注,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進液水源可以無數次地循環使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水力自動增注泵,包括換向閥、動力缸和增壓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換向閥的閥腔包括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分別設置有進水口,上腔內設置有在上腔內運動的上腔換向閥芯,下腔內設置有在下腔內運動的下腔換向閥芯,換向閥的閥蓋處設置有前蓋通道和后蓋通道,上腔和下腔分別經前蓋通道和后蓋通道連通;
所述動力缸內設置有動力活塞和帶動動力活塞運動的活塞桿,換向閥通過第一匯管和第二匯管分別與動力缸的左缸體和右缸體連通,第一匯管和第二匯管分別經上腔與換向閥出水口連通;
所述增壓缸內設置有在增壓缸內運動的增壓活塞,增壓缸右缸體上設置有第一單向閥和第三單向閥,右缸體通過第一單向閥與增壓進口連通,通過第三單向閥與增壓出口連通,增壓缸左缸體上設置有第二單向閥和第四單向閥,左缸體通過第二單向閥與增壓進口連通,通過第四單向閥與增壓出口連通。
所述活塞桿一端與帶動下腔換向閥芯運動的聯動桿連接,另一端與增壓缸內的增壓活塞連接。
所述上腔換向閥芯位于上腔左側時,上腔進水口通過上腔換向閥芯與上腔右側之間形成的空腔與第二匯管連通,第一匯管與換向閥出水口連通;位于上腔右側時,上腔進水口通過上腔換向閥芯與上腔左側之間形成的空腔與第一匯管連通,第二匯管與換向閥出水口連通。
所述換向閥內設置有閥腔中部通道,閥腔中部通道一端與下腔連通,另一端分別與前蓋通道和后蓋通道連通。
所述換向閥出水口、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分別與污水池連通。
所述第三單向閥和第四單向閥分別與出口匯管連通,出口匯管與增壓出口連通。
所述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分別與進口匯管連通,進口匯管與增壓進口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國軍,未經彭國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3274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