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合與線纜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232616.9 | 申請日: | 2010-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811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鄒小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番禺得意精密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31/06 | 分類號: | H01R31/06;H01R13/6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1458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纜 連接器 組合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纜連接器組合與線纜組件。
【背景技術】
為方便操作,目前很多計算機都在前面板上設置有多個輸入輸出接口,常見的如USB(通用總線接口)。但根據主機板的設計,其輸入輸出連接器均安裝在主機板后方,也就是說,按正常設計,所有輸入輸出接口應位于機箱后方。為此,主機板廠商采用一線纜組件來解決這一問題。具體來說,如圖1,這種線纜組件第一端為一內接式連接器1,第二端為兩個外接式連接器2、3,中間通過線纜4與之相連。所述內接式連接器1插接于主機板上的插座連接器(未圖標)上,所述外接式連接器2則安裝于前面板且露出于面板以供對接電子組件(如U盤,未圖示)插設。
一般來說,外接式連接器設有遮蔽殼體,以與對接組件的遮蔽殼體相接觸,以達成電磁屏蔽的效果。但內接式連接器不設遮蔽殼體,因此,按常規設計,外接式連接器的遮蔽殼體與主機板上的接地電路是不相連接。圖2與圖3即描述了這種線纜組件的結構與對應的電路圖。圖2左側為內接式連接器1,右側為其中一個外接式連接器2的上視圖與下視圖。另一外接式連接器3與外接式連接器2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中間線纜4包括多根導線40以及包覆于導線40外的外皮41,且其兩端分別連接內接式連接器1與外接式連接器2或3(圖2中未畫出連接外接式連接器3)。內接式連接器1有兩排端子,每排分別對應兩外接式連接器。圖2中顯示的為第一排,對應外接式連接器2。內接式連接器1中第一端子10第一排從下往上依序定義為第一號至第十號。外接式連接器2中第二端子20從上往下依序定義為第一號至第九號。內接式連接器1的第四號第一端子與外接式連接器的第七號第二端子相連,此為信號返回路徑,連接兩者的導線稱為信號返回路徑導線。內接式連接器1的第七號第一端子與外接式連接器的第四號第二端子相連,此為電源返回路徑,連接兩者的導線稱為電源返回路徑導線。內接式連接器1與外接式連接器2的第四號端子與第七號端子均可統稱為接地端子,信號返回路徑導線與電源返回路徑導線均可統稱為接地導線。由圖2與圖3中顯示出,并沒有任何導線與外接式連接器2的遮蔽殼體23相連接,當外接式連接器2與對接組件配合時,雖然其遮蔽殼體23會與對接組件的遮蔽殼體連接,但因遮蔽殼體23未與任何導線連接,也因此未能連接至主機板上的接地電路。這樣,遮蔽殼體23不能實現接地,達不到電磁屏蔽的效果。
為解決上述問題,目前出現另一種方案。如圖4與圖5所示,在線纜4中增設兩根獨立導線409,以分別與內接式連接器1的兩排相連接(下排未顯示)。所述獨立導線409一端連接內接式連接器1的接地端子(即第四號或第七號,本圖中顯示的是第七號),另一端則連接外接式連接器2的遮蔽殼體23。這種方式能實現遮蔽殼體23的接地,但因需增設獨立導線,故線材結構復雜,且兩端均需另外焊接,故作業工序也較為繁瑣。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線纜連接器組合與線纜組件,以克服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創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具良好接地效果的線纜連接器組合與線纜組件。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合包括一連接器,包括多個導電端子、一固定所述多個導電端子的絕緣本體,以及一組裝于所述絕緣本體上的遮蔽殼體;以及一線纜,包括分別與所述導電端子電性連接的多條導線,所述多條導線中至少一條為接地線;其中,至少一條所述接地線與所述遮蔽殼體電性連接。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線纜組件包括一內接式連接器,包括多個第一端子以及一固定所述多個第一端子的第一絕緣本體;一外接式連接器,包括多個第二端子、一固定所述多個第二端子的第二絕緣本體,以及一組裝于所述第二絕緣本體上的遮蔽殼體;以及一線纜,包括多條導線,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二端子連接,所述多條導線中至少一條為接地線,至少一條所述接地線與所述遮蔽殼體電性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合與線纜組件至少一條接地線與所述遮蔽殼體電性連接,故既能實現遮蔽殼體的接地,又能使線材結構較為簡單,作業工序也相對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線纜組件的示意圖;
圖2為第一種現有線纜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線纜組件的電路示意圖;
圖4為第二種現有線纜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所示線纜組件的電路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線纜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所示線纜組件的電路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線纜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所示線纜組件的電路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番禺得意精密電子工業有限公司,未經番禺得意精密電子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3261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