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波同軸中功率負載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31786.5 | 申請日: | 2010-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417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謝宇進;楊繼芳;王洪;王曉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八九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P1/24 | 分類號: | H01P1/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吳彥峰 |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波 同軸 功率 負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波負載,特別是一種微波同軸中功率負載。
背景技術
在微波系統中,匹配負載是一種終端器件。匹配負載主要由轉接頭、腔體和吸收體等組成。轉接頭主要用以機械上連接可靠,電氣上接近均勻無損地連接到微波電路。吸收體能吸收幾乎全部微波能量。腔體主要用以放置和匹配吸收體,并通過散熱將吸收體吸收的微波能量釋放出去。從能量的觀點來看,在理想情況下,匹配負載能吸收入射波的全部能量而不產生反射,并且能為微波系統提供一個較理想的阻抗匹配器。但是實際的匹配負載總有小量的反射波,而一般的測試系統則希望其駐波系數能夠小于1.10。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無反射吸收電磁能量的微波同軸中功率負載。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該微波同軸中功率負載包含依次按順序同軸連接的轉接頭、腔體和吸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體包含負載腔和內導體,其中所述吸收體放置在所述負載腔內,并且被壓制成前部為與所述內導體匹配帶有漸變斜面的喇叭形后部為圓筒形的形狀,并且該內導體是在接近所述轉接頭的一側為大圓底,相對一側為小圓底的截面圓錐體。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該微波同軸中功率負載的吸收體被壓制成帶有漸變斜面的喇叭形和圓筒形,使得其波阻抗SQRT(ε/μ)保持和空氣一致,從而達到無反射吸收電磁能量的功能;及
2、?根據實驗結果顯示,在60W平均功率下,該微波同軸中功率負載在微波S波段的駐波比VSWR也能夠小于1.10,達到了一般測試系統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微波同軸中功率負載的截面示意圖。
圖中標記:1為轉接頭;2為腔體;3為吸收體;4為內導體;以及5為負載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該微波同軸中功率負載包含依次按順序同軸連接的轉接頭1、腔體2和吸收體3。轉接頭1在機械上連接可靠,在電氣上接近均勻無損地連接微波電路,腔體2通過諸如螺釘的連接體連接到轉接頭1,并且吸收體3被容置于腔體2內。腔體2主要由內導體4和負載腔5組成,其中內導體4為圓錐體,接近轉接頭1的一側為大圓底,相對側是小圓底,且用來匹配吸收體3,而負載腔5用以容置吸收體3。吸收體3沿著內導體4被壓制成前部是帶有漸變斜面的喇叭形,后部是圓筒形,其能很好地吸收幾乎所有的微波能量。通過采用將吸收材料壓制成形置于同軸末端,該微波同軸中功率負載的波阻抗SQRT(ε/μ)保持和空氣一致,從而達到無反射吸收電磁能量的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八九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八九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3178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天線的防水殼體
- 下一篇:一種可提高汽車動力電池組使用性能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