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屏蔽泵外置冷卻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31582.1 | 申請日: | 2010-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235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偉峰;趙寶東;馬健峰;李紅良;曹立國;徐敏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桐昆集團浙江恒通化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58 | 分類號: | F04D29/58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4513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屏蔽 外置 冷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聚酯生產的化工冷卻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屏蔽泵外置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聚酯生產的化工行業中,普遍使用屏蔽泵作為輸送熱媒(熱媒溫度在300℃左右)的動力源,大多屏蔽泵均配套冷卻水夾套,用以冷卻潤滑屏蔽泵石墨軸承的熱媒和屏蔽泵線圈,因屏蔽泵自身的設計及制造技術,熱媒和線圈的冷卻空間很小,同時由于使用工況差別很大,導致部分泵潤滑用的熱媒不能有效的冷卻,特別是外界溫度過高時,熱媒冷卻不夠,導致屏蔽泵線圈溫度較高,容易引起屏蔽泵跳停甚至線圈燒毀。?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降低熱媒溫度的屏蔽泵外置冷卻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屏蔽泵外置冷卻裝置,包括屏蔽泵、設置在屏蔽泵內的冷卻水夾套、與屏蔽泵相連的熱媒管,所述熱媒管上、靠近屏蔽泵入口處的一側設置有外置冷卻器,該外置冷卻器主要由冷卻腔、設置在冷卻腔內的冷卻管組成,冷卻腔上分別設有冷卻水入口和冷卻水出口,冷卻管兩端分別與熱媒管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的冷卻管呈螺旋狀設置在冷卻腔內,可利用增加熱媒的冷卻換熱表面積,加快熱媒的冷卻速度,達到熱媒理想降溫的目的。?
作為優選,所述的冷卻腔的冷卻水出口與屏蔽泵冷卻水夾套的冷卻水入口連通,結構緊湊,可有效的利用冷卻水進行循環。?
作為優選,所述的外置冷卻器與屏蔽泵入口間的熱媒管上設置有閥門。?
作為優選,所述的閥門為針閥。?
本實用新型所得到的屏蔽泵外置冷卻裝置,利用增加熱媒的冷卻換熱表面?積,加快熱媒的冷卻速度,冷卻效果良好,在實際使用中,與原有屏蔽泵通過冷卻水夾套進行冷卻的效果相比,熱媒可多降低20℃左右,降低熱媒的溫度達到熱媒理想降溫的目的,保證線圈的溫度,防止屏蔽泵跳停甚至線圈燒毀,結構小巧,制作簡單,拆裝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屏蔽泵1,熱媒管2、9,屏蔽泵冷卻水夾套3,外置冷卻器4,針閥5,冷卻管6,冷卻腔7,冷卻腔的冷卻水入口8,冷卻腔的冷卻水出口10,屏蔽泵冷卻水夾套的冷卻水入口11,屏蔽泵冷卻水夾套的冷卻水出口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一種屏蔽泵外置冷卻裝置,包括屏蔽泵1、設置在屏蔽泵內的冷卻水夾套3、與屏蔽泵相連的熱媒管2、9,所述熱媒管2、9上、靠近屏蔽泵1入口處的一側設置有外置冷卻器4,該外置冷卻器4主要由冷卻腔7、設置在冷卻腔7內的冷卻管6組成,冷卻腔7上分別設有冷卻水入口8和冷卻水出口10,冷卻管6兩端分別與熱媒管2、9相連。?
本實用新型所得到的屏蔽泵外置冷卻裝置,利用增加熱媒的冷卻換熱表面積,加快熱媒的冷卻速度,冷卻效果良好,保證線圈的溫度,防止屏蔽泵跳停甚至線圈燒毀,結構小巧,制作簡單,拆裝方便。?
所述的冷卻器4可以是其它常用的冷卻器,如風冷式冷卻器。?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一種屏蔽泵外置冷卻裝置,包括屏蔽泵1、設置在屏蔽泵內的冷卻水夾套3、與屏蔽泵相連的熱媒管2、9,所述熱媒管2、9上、靠近屏蔽泵1入口處的一側設置有外置冷卻器4,該外置冷卻器4主要由冷卻腔7、設置在冷卻腔7內的冷卻管6組成,冷卻腔7上分別設有冷卻?水入口8和冷卻水出口9,冷卻管6兩端分別與熱媒管2、9相連,冷卻管6呈螺旋狀設置在冷卻腔7內,冷卻腔7的冷卻水出口10與屏蔽泵冷卻水夾套的冷卻水入口11連通,外置冷卻器4與屏蔽泵1入口間的熱媒管2上設置有針閥5。?
本實用新型所得到的屏蔽泵外置冷卻裝置,利用增加熱媒的冷卻換熱表面積,加快熱媒的冷卻速度,冷卻效果良好,在實際使用中,與原有屏蔽泵通過冷卻水夾套進行冷卻的效果相比,熱媒可多降低20℃左右,降低熱媒的溫度達到熱媒理想降溫的目的,保證線圈的溫度,防止屏蔽泵跳停甚至線圈燒毀,結構小巧,制作簡單,拆裝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桐昆集團浙江恒通化纖有限公司,未經桐昆集團浙江恒通化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315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