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催化氧化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228767.7 | 申請日: | 201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019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魏順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川茂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8/02 | 分類號: | B01J8/02;B01D53/8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1121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催化 氧化 反應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本專利涉及一種氣體凈化的催化氧化反應器,尤其適用于食品級二氧化碳脫烴和有機廢氣治理的催化氧化反應器。
背景技術
催化氧化法,主要原理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可燃氣體與氧發生氧化反應,生成CO2、H2O等氧化產物。催化劑的主要作用是使氧化反應能夠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而且使反應更徹底。該方法應用于氣體凈化領域,主要用于除去惰性氣體氛圍中的可燃性雜質,例如生產食品二氧化碳過程中除去二氧化碳中的烴類雜質,有機廢氣治理過程中除去廢氣中的有機物。
目前工程上設計的催化氧化系統,一般由換熱器、氣體加熱器、反應器等多臺設備組成,未反應的氣體先經過換熱器和氣體加熱器,將溫度預熱至催化劑活性溫度以上后,進入反應器進行催化氧化反應,反應后的氣體經過換熱器與未反應的氣體換熱被冷卻后去后工序。顯著不足在于設備多、投資大、結構不緊湊、占地多。
中國專利ZL01113015.6公開了一種“食品二氧化碳精制塔”,該專利將傳統的換熱器、氣體加熱器和催化劑框結合在一起,但有以下不足之處:(1)更換催化劑不方便。每次更換催化劑時需要將內件吊出外筒,卸出舊催化劑后再將內件吊進外筒內,重新裝填新催化劑,過程繁瑣,耗時長,且需要起重機械協助,耗費人力物力;(2)缺少溫度測量裝置,無法知道內部反應情況,無法對內部發生的催化氧化反應過程進行必要的監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催化劑裝卸方便,結構簡單合理、設備投資小的催化氧化反應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催化氧化反應器,包含外筒和內件兩部分,所述外筒筒體內裝有內件筒體,所述內件筒體上部裝有催化劑框,該內件筒體下部裝有換熱器,所述催化劑框中心設置有中心管,其關鍵在于:所述催化劑框與換熱器之間設置有催化劑自卸斗,該催化劑自卸斗呈錐形,且錐面上分布有篩孔,所述催化劑自卸斗上端與催化劑框連通,所述催化劑自卸斗下端連接催化劑自卸管,該催化劑自卸管穿過換熱器,所述催化劑自卸管下端位于外筒下端催化劑卸出口處;所述中心管與換熱器之間連接有升氣管。使用后失活的催化劑經過催化劑自卸斗、催化劑自卸管、催化劑卸出口排出。
上述催化劑框內插入有熱電偶,該熱電偶從外筒上端自上而下穿入催化劑框內。熱電偶能夠測量反應器內部的溫度,可以對內部反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上述中心管上端連接分氣盒,所述中心管與分氣盒相通,所述分氣盒內設置有與外界相通的冷激管。上述冷激管由環形管和直管連通構成,所述直管外端從外筒上端伸出,所述環形管的管壁上均勻分布有通孔。反應溫度過高或過低時,可以適當調節反應溫度。
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將傳統的催化氧化系統中的換熱器、氣體加熱器、催化劑框組合成一個設備,減少設備投資和占地面積;
(2)設置催化劑自卸裝置,更換催化劑時不需要將內件吊出外筒,更換催化劑簡單方便,節省更換時間和人力物力消耗;
(3)設置熱電偶,能夠測量反應器內部的溫度,可以對內部反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為控制調節提供依據,使操作控制更加靈活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川茂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川茂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2876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易于清潔和更換的超凈臺視窗
- 下一篇:用于織物涂層漿料的攪拌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