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用雨刮器前擺臂整體式雨刷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27401.8 | 申請日: | 201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455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16 |
| 發明(設計)人: | 姜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超 |
| 主分類號: | B60S1/32 | 分類號: | B60S1/32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鞏同海 |
| 地址: | 255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雨刮器 前擺臂 整體 雨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用雨刮器前擺臂整體式雨刷,屬于汽車配件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汽車雨刮器雨刷結構由球頭支臂、前擺臂(含較粗的主臂和較細的輔臂;部分類型則為整體式)、卡扣結構、雨刮條系統(帶支架的雨刮膠條或無骨雨刮膠條)四部分組成。前擺臂輔臂的一端套裝連接于主臂內,另一端可與嵌裝于雨刮條系統中心部分的卡扣結構相連接。雨刮條系統分為兩類,一類帶雨刮條支架并由嵌爪把膠條嵌于支架底部,雨刮膠條呈細長條形,橫截面為“干”字形,底部為刮刃;另一類為無骨雨刮膠條,呈粗長條形,其中心部分直接帶卡扣結構,雨刮膠條橫截面類似“十”字形,頂部大刃便于與卡扣銜接,底部為刮刃。雨刷工作時,前擺臂傳導來自球頭支臂的控制力并通過卡扣結構控制雨刮條系統進行左右往復循環的刮刷動作。這種設計的缺點在于前擺臂只能通過控制位于雨刮條系統中間的卡扣結構進行驅動。這是一種點式集中控制,而卡扣結構同時又承擔輔臂和雨刮條系統的連接作用,導致雨刷工作時控制力不能均勻地傳導到雨刮膠條上,使雨刷的整體同時被弱化了連接能力及控制能力,尤其在最初的干刷狀態下,極易刮傷擋風玻璃或打壞起動機,而起動機大部分的輸出電能也被浪費掉。雨刮條系統與前擺臂疊加的厚度,以及卡扣等多余的機械結構也增加了主視線區域內干擾視線的面積,而且前擺臂與雨刮條系統之間還存在較大空隙,工作時受通過氣流干擾明顯,造成整體穩定性差,工作時易發出雜音;雨刮膠條造型復雜,其與擋風玻璃接觸面僅限于刮刃部分,但用料卻較多,而且膠質刮刃使用壽命短,需要定時更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前擺臂整體式雨刷,該雨刷不僅能提高刮擦效率,而且結構簡單、穩定性好、安裝方便。?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車用雨刮器前擺臂整體式雨刷,包括輔臂、雨刷膠條、彈簧鉤和主臂,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弧形刮刃和流線下探結構,主臂前端連接流線下探結構后端,流線下探結構前端連接輔臂,輔臂底側安裝弧形刮刃。?
所述的輔臂和弧形刮刃呈“T”型結構,弧形刮刃窄于輔臂,長度等于輔臂長度。輔臂與弧形刮刃帶有略微弧度以直接貼合擋風玻璃的圓滑弧形表面。?
所述的弧形刮刃表面經過粗糙化處理。?
所述的弧形刮刃上可粘貼雨刷膠條。?
所述的雨刷膠條橫截面為矩形的長條體。雨刷膠條長度等于或略小于弧形刮刃的長度,寬度也等于或略小于弧形刮刃橫截面伸直后的寬度。?
所述的流線下探結構從前端到后端由寬逐漸變窄,流線下探結構前端與主臂的寬度相同,流線下探結構后端與輔臂的寬度相同。主臂前端逐漸形成向下的流線弧度并漸漸收窄變細,過渡到輔臂處,使整個表面呈后高前低的態勢,這樣可以引導氣流產生下壓力,同時減少風阻。?
所述的流線下探結構上設有彈簧鉤。?
所述的主臂為近似“n”型的空腔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雨刷壽命;強化了連接和控制功能;降低雨刷的整體高度,加強隱蔽作用;整體流線形減小了風阻影響;支配力的傳導更加均勻、線性、直接和穩定;結構更加輕量化、工作無噪音、視線干擾最小化;雨刷部件數量降到最低,實現整體化和模塊化;節省能耗和用料;可方便回收再利用;提高刮擦效率,穩定性好、安裝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車用雨刮器前擺臂整體式雨刷的俯視圖;?
圖2為車用雨刮器前擺臂整體式雨刷的主視圖;?
圖3為車用雨刮器前擺臂整體式雨刷的仰視圖;?
圖4為車用雨刮器前擺臂整體式雨刷的正剖面圖。?
圖中1為輔臂;2為弧形刮刃;3為雨刮膠條;4為流線下探結構;5為彈簧鉤;6為主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4所示,車用雨刮器前擺臂整體式雨刷包括輔臂1、雨刷膠條3、彈簧鉤5、主臂6、弧形刮刃2和流線下探結構4,主臂6前端連接流線下探結構4后端,流線下探結構4前端連接輔臂1,輔臂1內側安裝弧形刮刃2。?
輔臂1整體橫截面為“T”形,是上部輔臂1和下部弧形刮刃2的組合,弧形刮刃2略窄于輔臂1,長度等于輔臂1長度,并與輔臂1一樣,也帶有略微弧度以直接貼合擋風玻璃的圓滑弧形表面。?
流線下探結構4從前端到后端由寬逐漸變窄,流線下探結構4前端與主臂6的寬度相同,?流線下探結構4后端與輔臂1的寬度相同。主臂6前端逐漸形成向下的流線弧度并漸漸收窄變細,過渡到輔臂1處,使整個表面呈后高前低的態勢,這樣可以引導氣流產生下壓力,同時減少風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超,未經姜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274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隱匿式雨刷
- 下一篇:汽車前保橫梁的安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