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磁加熱輸油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26882.0 | 申請日: | 201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239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學富;張瑞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營市惠宇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D1/18 | 分類號: | F17D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7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 加熱 輸油 裝置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油輸送管道輔助裝置,具體的講是一種電磁加熱輸油裝置。
二、背景技術
隨著油田開發進入中后期,向稠油及低品位油藏要油已成為必然,而稠油和低品位油藏的伴生氣含量大部分很低,按照常規的思路,靠伴生氣燃燒為原油提供熱量來完成輸送的計劃落空了,為了把原油順利輸送出去,生產單位只好把燃氣加熱爐改為燃油加熱爐,或者加入熱水伴熱輸送,或者用電加熱來提供能量。這種依靠水套爐、電熱套、電熱帶提供熱量的方法,都是設備先自身發熱然后再把熱量傳導給被加熱體。電阻絲通電工作時的溫度在800-1000℃,而輸送原油的溫度都在80℃以內,高溫直接加熱原油是不行的,只好通過導熱介質把溫度降下來,這一升一降的過程中就耗費了大量的熱量,使用這種高耗能設備無形中提高了原油的開采、輸送成本。就以水套爐為例,單單煙囪就有20%左右的熱量排放到大氣中,其綜合熱效率還不足65%,電熱套的熱效率也不足70%。
三、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運行費用低,且安全環保的電磁加熱輸油裝置。
其技術方案是:一種電磁加熱輸油裝置,包括柜體、鐵質管線、溫度傳感器、電磁加熱主機,柜體內設有鐵質管線,鐵質管線的進口處設有溫度傳感器,鐵質管線上設有法蘭和單流閥,鐵質管線上設有繞線加熱體,鐵質管線的出口處設有溫度傳感器,柜體內設有電磁加熱主機、交流接觸器、漏電保護器和溫控儀,所述的繞線加熱體、溫度傳感器、電磁加熱主機、交流接觸器、漏電保護器和溫控儀通過電線串聯。
本實用新型安全穩定、使用壽命長,設備啟動無噪音,使用中無明火、無煙、無味,實現了節能、環保。
四、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電磁加熱輸油裝置,包括柜體9、鐵質管線11、溫度傳感器3、電磁加熱主機4,柜體9內設有鐵質管線11,鐵質管線11的進口13處設有溫度傳感器3,鐵質管線11上設有法蘭8和單流閥2,鐵質管線11上設有繞線加熱體1,鐵質管線11的出口12處設有溫度傳感器3,柜體9內設有電磁加熱主機4、交流接觸器5、漏電保護器7和溫控儀10,所述的繞線加熱體1、溫度傳感器3、電磁加熱主機4、交流接觸器5、漏電保護器7和溫控儀10通過電線6串聯。
使用過程中,本實用新型串聯在輸油管線上,繞線加熱體1、溫度傳感器3、電磁加熱主機4、交流接觸器5、漏電保護器7和溫控儀10通過電線6送電,通過溫控儀10設定進口13處的溫度傳感器3和出口12處的溫度傳感器3的溫度,待加熱流體通過進口13經鐵質管線11、法蘭8、單流閥2到繞線加熱體1處時,電磁加熱主機4工作,先將工頻交流電整理為直流電,再將直流電轉換為高頻電流,高頻電流通過繞線加熱體1時產生高頻交變磁場,鐵質管線11在高頻交變磁場的作用下自身發熱,從而達到為待加熱流體加熱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進出口的溫度指示進行自動工作,當原油溫度低于進口溫度設置時,加熱裝置就自動開始加熱,當原油溫度高于出口設置時,設備就自動停止加熱。設備還可以自動計量流量以及加熱用電量,自動顯示出單位輸油的耗電量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營市惠宇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東營市惠宇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268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