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機動車智能油量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226412.4 | 申請日: | 2010-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037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胡剛;劉亞蒙;許建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開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3/26 | 分類號: | G01F2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謝殿武 |
| 地址: | 40004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動車 智能 傳感器 | ||
1.機動車智能油量傳感器,包括安裝在機動車油箱內部的油位測量裝置和測量信號處理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位測量裝置包括金屬電容測試極(1),所述測量信號處理電路包括電容值轉換電路(2)、電容值采集/處理電路(3)、指針控制電路(4)和電源電路(5),所述金屬電容測試極(1)的一極接地,另一極接入電容值轉換電路(2)的信號輸入端,所述電容值轉換電路(2)的信號輸出端與電容值采集/處理電路(3)的信號輸入端相聯,所述電容值采集/處理電路(3)的控制信號輸出端與指針控制電路(4)的控制信號輸入端相聯,所述指針控制電路(4)用于控制機動車儀表盤上的油量指示針;所述電源電路(5)的電源輸出端與電容值轉換電路(2)、電容采集/處理電路(3)的電源輸入端相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智能油量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電容測試極(1)包括同軸設置的鋁制內套管(11)和外套管(12),所述外套管(12)接地,內套管(11)接入電容值轉換電路(2)的信號輸入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動車智能油量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容值轉換電路(2)包括定時器芯片(U3)、第十電阻(R10)、第十一電阻(R11)和第四電容(C4),所述定時器芯片(U3)的閥值電壓端口與金屬電容測試極(1)的內套管(11)相聯接,其放電端口串接第十一電阻(R11)后聯接接地端口和觸發端口,所述定時器芯片(U3)的電源端口與放電端口之間聯接有第十電阻(R10),其高低電平觸發控制端口通過第四電容(C4)接地;所述定時器芯片(U3)的輸出端口作為電容值轉換電路(2)的信號輸出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動車智能油量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容采集/處理電路(3)包括單片機芯片(U2),所述單片機芯片(U2)的脈沖信號采集端口與定時器芯片(U3)的輸出端口相聯接,所述單片機芯片(U2)的控制信號輸出端口作為電容采集/處理電路(3)的控制信號輸出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動車智能油量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針控制電路(4)包括MOS管(Q1)、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和第一電容(C1),所述MOS管(Q1)的柵極串接第六電阻(R6)后與單片機芯片(U2)的控制電壓輸出端口相聯接,柵極和第六電阻(R6)的公共接點通過第五電阻(R5)接地;所述MOS管(Q1)的漏極串接第四電阻(R4)后與指針控制線圈相聯接,指針控制線圈的另一端通過電阻(R)與第一電容(C1)的一端相聯接,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與MOS管(Q1)的源極聯接后,兩者的公共接點接地。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機動車智能油量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電路包括DC/DC芯片(U1)、升壓電感(L1)、第二電容(C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和第三電阻(R3),所述DC/DC芯片(U1)采用GP3400芯片,所述升壓電感(L1)串聯在DC/DC芯片(U1)的1腳和6腳之間,所述第三電阻(R3)串聯在DC/DC芯片(U1)的4腳和6腳之間,所述第一電阻(R1)串聯在DC/DC芯片(U1)的2腳和3腳之間,所述DC/DC芯片(U1)的2腳接地;所述DC/DC芯片(U1)的3腳串接第二電阻(R2)后接入5腳,所述DC/DC芯片(U1)的5腳作為電源輸出端聯接至定時器芯片(U1)和單片機芯片的供電端,所述第二電容(C2)的一端與DC/DC芯片的5腳相聯接,另一端接地。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機動車智能油量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動車智能油量傳感器還包括用于將油位測量裝置固定在油箱內部的安裝套件(6),所述金屬電容測試極(1)連接在安裝套件(6)的下部,所述測量信號處理電路設置在安裝套件(6)的內部,電路及PCB與金屬電容測試極隔離安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開謹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開謹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2641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螺栓連接孔的滾壓裝置
- 下一篇:汽車翻邊模具的凸輪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