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壓縮機用永磁同步電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226215.2 | 申請日: | 201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177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邱小華;胡健華;于陽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21/14 | 分類號: | H02K21/14;H02K1/14;H02K1/27;F04B35/0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粵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強熙 |
| 地址: | 5283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縮機 永磁 同步電動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永磁同步電動機,特別是一種壓縮機用永磁同步電動機。
背景技術
壓縮機的噪聲主要來源于2個方面:機械本身(泵體)、驅動壓縮機的旋轉電機。對于采用永磁同步電動機驅動機械部分時,其理想運行狀態是,正弦波電機施加正弦波電流激勵,產生平穩的轉矩輸出。而對于采用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電動機來講,電機電流的正弦性容易保證;但由于永磁電機本身磁路的復雜性,其反電勢波形并不呈正弦分布,而是呈矩形平頂形狀,這無疑降低了電機性能。
目前已有文獻中,對于改善壓縮系統性能,在電機本體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主要措施有:采用面包形永磁體(用于表貼式永磁電機)、定子斜槽、轉子斜極等。以上方法對降低電機振動及噪音雖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新問題:使加工及制造工藝變得復雜、成本上升、電機性能下降。
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1319527于2009年9月30日公開一種電機轉子結構,該電機轉子每個極上都采用偏心圓結構,偏心圓的個數等于轉子磁極個數P。每個偏心圓弧的圓心均在直軸坐標上。該直軸坐標為虛擬的參考坐標,該軸與磁極軸線重合。該結構使用中還存在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高性能、低噪音的壓縮機用永磁同步電動機,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壓縮機用永磁同步電動機,包括由定子鐵芯和定子繞組構成的定子,以及由轉子鐵芯、永磁體、轉子軸和設置于轉子鐵芯兩端的非導磁轉子端板構成的轉子;定子鐵芯內側均布設置有多個用于繞置定子繞組的齒,每個齒的內端面設置為內圓弧,其結構特征是內圓弧的圓心偏離定子中心;內圓弧的中心處與轉子的旋轉軌跡之間形成最小氣隙δmin,端部與轉子的旋轉軌跡之間形成最大氣隙δmax。繞組采用集中繞組形式(Y=1),Y為線圈節距,即一個線圈的二個邊繞在一個齒上。
所述每個內圓弧的半徑一致,其圓心偏離定子中心的距離d1為定子最小內徑Di1的0.2~0.3倍。
所述轉子外圓由多段外圓弧圍成;外圓弧的數量等于電機極數,每段外圓弧的圓心均偏離轉子的中心。
所述每段外圓弧的半徑一致,其圓心偏離轉子中心的距離d2為定子最小內徑Di1的0.03~0.1倍。
所述每段外圓弧跨過的角度為360/2P,其中,P為電機極的對數。所述永磁體呈矩形。
本實用新型采用定子內圓弧偏心和轉子外圓弧偏心的結構,在保證永磁體為矩形的情況下,通過改變齒尖及極靴形狀,形成易于產生正弦波磁場的不均勻氣隙,明顯改善了定子繞組中感應的電壓波形,減少了負載時的紋波轉矩,降低轉矩波動,實現壓縮系統高效、平穩運行。其結構簡單合理、生產加工容易、成本低、高效率、低振動、低噪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測反電動勢波形圖。
圖3為定子結構示意圖。
圖4為轉子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圖3和圖4,本壓縮機用永磁同步電動機,包括定子和轉子,定子包括由多片定子沖片疊壓而成的定子鐵芯1、定子繞組3。定子鐵芯1內側均布設置有六個用于繞置定子繞組3的齒1.1,每個齒的內端面設置為內圓弧1.2,內圓弧1.2的圓心偏離定子中心O;內圓弧1.2的中心處與轉子的旋轉軌跡(見圖3中部用中心線所示的圓形,此圓形也是轉子的最大外徑)之間形成最小氣隙δmin(見圖3中A箭頭處),端部與轉子的旋轉軌跡之間形成最大氣隙δmax(見圖3中B箭頭處)。
每個內圓弧1.2的半徑一致,其圓心偏離定子中心O的距離d1為定子最小內徑Di1的0.2~0.3倍。參見圖3,以C箭頭所指的內圓弧1.2為例,其圓心O’與定子中心O的距離為d1。
轉子包括由多片轉子沖片疊壓而成的轉子鐵芯2、永磁體4、轉子軸和設置于轉子鐵芯2兩端的非導磁轉子端板;轉子鐵芯2上軸向設置有轉軸孔5和螺釘孔6;永磁體4呈矩形。轉子外圓由四段外圓弧2.1圍成;外圓弧2.1的數量等于電機極數;每段外圓弧2.1的圓心均偏離轉子的中心,跨過的角度為360/2P,其中,P為電機極的對數(由于電機極數為4,所以電機極的對數為2,每段外圓弧2.1跨過的角度為90度)。每段外圓弧2.1的半徑一致,其圓心偏離轉子中心的距離d2為定子最小內徑Di1的0.03~0.1倍。參見圖4,以D箭頭所指的外圓弧2.1為例,其圓心O”與定子中心O(定子中心O與轉子中心重合)的距離為d2。
參見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電機實測反電動勢波形圖,該波形近似正弦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262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