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相變蓄能熱泵熱水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22679.6 | 申請日: | 2010-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067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蔡佰明;陳駿驥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長菱空調冷氣機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29/00 | 分類號: | F25B29/00;F25B13/00;F25B41/0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駒 |
| 地址: | 528313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相變 蓄能 熱水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泵熱水器領域,具體說是一種節能效果好的相變蓄能熱泵熱水器。
背景技術
熱泵熱水器的工作原理是空調制冷的逆向過程,因此熱泵熱水器與空調有相似的內部結構及工作特性。目前的熱泵熱水器蓄熱和空調蓄冷在工作過程中,因兩者均是通過導熱工質的熱交換來達到降溫或加熱的目的,所以空調蓄冷或熱泵熱水器蓄熱在工作時必然伴隨著吸熱與放熱兩種過程。而空調蓄冷和熱泵熱水器蓄熱都只利用了冷源或熱源的其中一種,因而使用者需要兩套產品才能滿足制冷蓄冷和制熱蓄熱的使用要求。這種結構的熱泵熱水器蓄熱、空調蓄冷除了使用功能單一,不能滿足用戶的多種使用需要外,還浪費了在制冷、制熱水過程中因溫度變化而出現的熱源和冷源。因此,現有的熱泵熱水器仍然有待于進一步改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節能效果好且設備利用率高的相變蓄能熱泵熱水器。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相變蓄能熱泵熱水器,包括以管路依次連通的壓縮機、冷凝器、節流裝置A及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進口端與壓縮機之間設有四通閥,冷凝器出口端與節流裝置A之間依次連接有主單向閥和蓄液器,四通閥一出口端與風冷換熱器連通,另一出口端通過氣液分離器與壓縮機連通,風冷換熱器的另一端通過三通管分別與節流裝置C、電磁閥及副單向閥連通,副單向閥以三通管連接在主單向閥和蓄液器之間,節流裝置C的出口端以三通管分別與換熱器出口端和節流裝置B及蓄冷器連通,蓄冷器的另一端以三通管連接在氣液分離器與四通閥之間。
所述壓縮機與四通閥之間的管路及風冷換熱器與電磁閥之間的管路以工質管連通,工質管上設有副電磁閥。
所述壓縮機為噴氣增焓壓縮機。
所述四通閥為電磁四通換向閥。
所述冷凝器內設有冷凝盤管,冷凝盤管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冷凝器的進口端及出口端。
所述蓄冷器內設有蓄冷盤管,蓄冷盤管的兩端分別連接在蓄冷器的進口端及出口端。
本實用新型對現有技術的熱泵熱水器結構進行改進,通過四通換向閥、節流裝置、電磁閥及單向閥等組合使用,改變工質的流動方向,且在原有冷凝器的基礎上增設蓄冷器,從而實現熱泵熱水器同時制冷制熱、獨立制熱、獨立制冷等各種模式蓄能的運行,充分利用了工質熱交換過程中產生的熱源及冷源,大大提高了熱泵熱水器設備的利用率。此外,熱泵熱水器的工質熱交換過程中的冷能及熱能均能充分利用,可節省大量的輔助能源。另外,壓縮機采用噴氣增焓壓縮機,使熱泵循環系統能適應多種使用場合,提高了熱泵熱水器使用的簡便性。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根據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相變蓄能熱泵熱水器主要包括壓縮機1、冷凝器3、節流裝置A13及換熱器14,上述元件依次以管路連通。冷凝器3內設有冷凝盤管4,冷凝盤管4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冷凝器3的進口端及出口端。該相變蓄能熱泵熱水器中,冷凝器3進口端與壓縮機1之間設有四通閥2,冷凝器3出口端與節流裝置A13之間依次連接有主單向閥5和蓄液器6。四通閥2一出口端與風冷換熱器10連通,另一出口端通過氣液分離器15與壓縮機1連通。風冷換熱器10的另一端通過三通管分別與節流裝置C8、電磁閥162及副單向閥7連通,副單向閥7以三通管連接在主單向閥5和蓄液器6之間。節流裝置C8的出口端以三通管分別與換熱器14出口端、節流裝置B9及蓄冷器11連通,蓄冷器11的另一端以三通管連接在氣液分離器15與四通閥2之間。蓄冷器11內設有蓄冷盤管12,蓄冷盤管1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蓄冷器11的進口端及出口端。壓縮機1與四通閥2之間的管路及風冷換熱器10與電磁閥162之間的管路以工質管連通,工質管上設有副電磁閥161。為了使熱泵循環系統能適應多種使用場合,壓縮機1采用噴氣增焓壓縮機。四通閥2為電磁四通換向閥,使熱泵循環系統的控制更準確。本實用新型對現有技術的熱泵熱水器結構進行改進,通過四通閥2、節流裝置A13、節流裝置B9、節流裝置C8、電磁閥162、副電磁閥161、主單向閥5及副單向閥7組合使用,以改變熱泵循環系統工作時工質的流動方向,且在原有冷凝器3的基礎上增設蓄冷器11,從而實現熱泵熱水器同時制冷制熱、獨立制熱、獨立制冷等各種模式蓄能的運行,充分利用了工質熱交換過程中產生的熱源及冷源,提高了熱泵熱水器設備的利用率。
上述具體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效果較好的具體實施方式,凡與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相同或等同的熱泵熱水器結構,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長菱空調冷氣機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長菱空調冷氣機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226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