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臥式滾筒混合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222572.1 | 申請日: | 201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018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蔡祥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蔡祥軍 |
| 主分類號: | B01F9/02 | 分類號: | B01F9/02 |
| 代理公司: | 上??剖⒅R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趙志遠 |
| 地址: | 201515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臥式 滾筒 混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合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臥式滾筒混合機。
背景技術
在化工、冶金、食品、建材制藥等工業化生產中都離不開粉體及漿液制備與處理,混合在產品制備和處理中是一個重要環節。目前,混合機按結構可分為容器旋轉型和容器固定型兩大類,按操作步驟可分為間歇和連續式兩種。市場上目前常用的有下述四種混合機,其性能對比及存在問題如下:
(1)V型混合機
該機混合機理是以對流混合為主,最適裝填率為24%-32%。超過該裝填率則混合品質較差,甚至不能完成混合要求。與螺帶式混合機相比,裝填率低,混合狀態較差,另外該機也不適宜混合離析傾向大的粒子,或凝聚性較強的粒子,即只適用于干燥粒子的混合。同時,該機也存在轉動半徑過大(多超過1.5m),轉動慣量大,能耗較高,同時,對操作人員安全構成較大危險。
(2)雙圓錐形混合機
該機為間歇式操作,最適裝填率比V型略高,當混合時間較短時,則混合狀態差。該機理仍以對流混合為主,不宜混合物理差異大及濕潤的物料。受結構限制,該機容積不宜太大,相應使生產能力受到限制。
(3)水平轉鼓式混合機
該機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它仍以對流混合為主,存在與前兩者相同的問題。受結構局限,該機一次混合量較小,不宜用于大批量生產。
(4)正立方體型混合機
該機所用混合時間較短,也屬于間歇式操作方式,最適宜填裝率31%-41%,但主要問題存在受機理所限,與前三種大致相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混合質量高、高效節能且操作方便安全的臥式滾筒混合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臥式滾筒混合機,其特征在于,該滾筒混合機包括電機1、減速機2、主動托輥4、滾輪5、連軸節6、從動托輥7、底座8、支架9及防護蓋10,所述的電機1及減速機2設在底座8的一端,所述的主動托輥4上設置滾輪5,該主動托輥4經連軸節6連接減速機2,所述的從動托輥7設在底座8的另一端,該從動托輥7上設置滾輪5,所述的支架9設在主動托輥4及從動托輥7的外側,所述的防護蓋10設在該混合機的頂部。
所述的減速機2為浸油式齒輪減速機,減速比為40∶1。
所述的主動托輥4及從動托輥7經滾珠軸承3與底座8連接。
所述的滾輪5與主動托輥4及從動托輥7為鍵銷連接或螺釘連接。
所述的滾輪5外包覆彈性橡膠層。
所述的防護蓋10形狀為半圓形,該防護罩10上設置護罩支筋11,該防護罩10的一側與支架9經鉸鏈連接,另一側設置把手12。
所述的防護罩10外設置有機玻璃或帶孔的金屬板。
所述的防護罩10上設置彈簧支桿13,該彈簧支桿13的一端連接護罩支筋11,另一端設置活動變向頭,該活動變向頭與支架9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結構合理,整體式、模塊化、輕質化,便于搬運移位;
(2)采用安全護罩的設計方案,可保證設備運行的安全性;
(3)采用接地方式,起到防爆效果;
(4)運行穩定,可實現長時間安全穩定的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圖中1為電機、2為減速機、3為滾珠軸承、4為主動托輥、5為滾輪、6為連軸節、7為從動托輥、8為底座、9為支架、10為防護蓋、11為護罩支筋、12為把手、13為彈簧支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蔡祥軍,未經蔡祥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225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織物涂層漿料的攪拌機
- 下一篇:一種側攪拌葉片組件及其雙臥軸攪拌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