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然曲度枕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20698.5 | 申請日: | 2010-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224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贊助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贊助 |
| 主分類號: | A47G9/10 | 分類號: | A47G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然 曲度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居床上用品,尤其涉及一種功能性保健枕頭。?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越來越先進,對人體生理學研究更加透徹,各種保健理療的產品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其中枕頭的功能也從傳統的僅用來睡覺時托起頭部,而具有了更多的醫療保健的功能性。保健仿生的枕頭越來越多,如專利CN200820022030.2多功能保健枕頭,在枕頭上分布有磁石和玉石,具有藥療、按摩、磁療、音樂療的作用,但是該枕頭還是一款通用型的枕頭,并不能保證一定適應每個人不同的頸椎生理曲線,在睡覺的過程中還是有可能給脊椎造成一定的壓迫或者負擔。?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的問題特別提出了一種能個性化調節高度和寬度,適應不同人需要,讓頸椎完全放松,呈現完全不受壓迫狀態的一款自然曲度枕。?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枕頭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氣囊部分,一個是乳膠枕墊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部分呈長條狀,具有一個充氣口,所述乳膠枕墊部分呈整塊片狀,其寬度與氣囊部分的長度一致,兩者通過外部枕套組合在一起,或者采用乳膠黏合在一起;在所述氣囊部分中間具有一個凹陷部位,在凹陷部位中內置了一個充氣球囊,所述充氣球囊的下端部位與氣囊部分固定連接。?
在氣囊部分的充氣口,連接有手工控制氣泵,可以人工控制充入氣體調節凹陷部位的高低軟硬程度。?
在所述氣囊部分上還安裝有一個壓力平衡調節氣孔,根據氣囊部分承受的壓力大小來控制外泄氣體量,最終達到內外壓力平衡狀態。?
所述充氣球囊具有第二充氣口,連接外部自動充氣泵。通過對頸部下面充氣球囊的持續充氣,會產生對頸椎垂直向上的推力,對充氣球囊持續充氣導致其膨脹,或者是放氣讓充氣球囊松弛下來,通過一張一弛產生對頸椎的間隙牽引,改善頸部肌肉緊繃的情況,讓肌肉得到放松松弛,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把長期緊張的肌肉和變直的頸椎恢復進而改善,頸肩部的血液循環。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氣囊部分中的凹陷部分可以根據個人充氣調節高度,通過壓力平衡調節氣孔,可以實現對頸椎的最佳承托狀態。充氣球囊的獨特設計可以放松和按摩頸椎,達到促進頸椎血液循環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2是本實例側面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
其中:1、氣囊部分;1.1、充氣口;1.2、手工控制氣泵;1.3、壓力平衡調節氣孔;2、乳膠枕墊部分;3、充氣球囊;3.1、第二充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所述枕頭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氣囊部分1,一個是乳膠枕墊部分2,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部分1呈長條狀,具有一個充氣口1.1,為了美觀起見,通常充氣口1.1設計在氣囊部分的底部或者側面底邊處。所述乳膠枕墊部分2呈整塊片狀,其寬度與氣囊部分1的長度一致,兩者通過外部枕套組合在一起,或者采用乳膠黏合在一起;在所述氣囊部分1中間具有一個凹陷部位,在凹陷部位中內置了一個充氣球囊3,所述充氣球囊3的下端部位與氣囊部分固定連接。?
在氣囊部分1的充氣口1.1,連接有手工控制氣泵1.2,可以人工控制充入氣體調節凹陷部位的高低軟硬程度。?
在所述氣囊部分1上還安裝有一個壓力平衡調節氣孔1.3,根據氣囊部分1承受的壓力大小來控制外泄氣體量,最終達到內外壓力平衡狀態。?
所述充氣球囊3具有第二充氣口3.1,連接外部自動充氣泵。通過對頸部下面充氣球囊的持續充氣,會產生對頸椎垂直向上的推力,對充氣球囊持續充氣導致其膨脹,或者是放氣讓充氣球囊松弛下來,通過一張一弛產生對頸椎的間隙牽引,改善頸部肌肉緊繃的情況,讓肌肉得到放松松弛,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把長期緊張的肌肉和變直的頸椎恢復進而改善,頸肩部的血液循環。?
所述充氣球囊3和氣囊部分1之間的氣體并不連通,兩者相對構成兩個獨立的氣體調節系統,這樣的結構更加適合于兩者完成不同的結構功能,氣囊部分1主要在于調節整體基體的高低和軟硬程度,而充氣球囊3更加適合按摩和承托頸椎的調節。實現松弛肌肉緊繃感,加速血液循環,伸展頸椎筋骨肌腱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贊助,未經李贊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2069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