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209915.0 | 申請日: | 2010-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750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雷蒙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山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48/20 | 分類號: | F16H48/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潘中毅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差速器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中的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主要應用在汽車驅動軸上,由于現有的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結構設計不合理,結構設計復雜,無法達到差速器鎖止的最佳效果,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用于汽車被困時的自救,結構設計合理,安裝使用方便,降低生產成本。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包括差速器、控制裝置以及鎖止圈,所述鎖止圈設置在所述差速器具有的主動輪和輸出輪之間,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鎖止圈相連接控制所述鎖止圈與所述輸出輪間的嚙合或松脫。
優選的,所述鎖止圈以所述差速器中心軸線為移動軸進行與所述輸出輪間嚙合或松脫的移動。
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盤、連接桿以及控制組件,所述控制盤通過所述連接桿與所述鎖止圈相連接,所述控制組件包括氣室以及可在所述氣室中進行滑動的滑動臂,所述滑動臂套設在所述控制盤上,所述控制組件通過所述滑動臂在所述氣室中進行滑動時對所述控制盤的撥動控制所述鎖止圈的移動。
所述控制組件還包括殼體、端蓋、氣管、彈簧,所述殼體具有密封腔,所述端蓋封閉在所述密封腔的兩端將所述滑動臂密閉在所述密封腔中形成所述氣室,所述氣管貫通所述端蓋連通設置于所述氣室中;所述彈簧位于密封腔中分別抵頂設置在所述端蓋、所述滑動臂之間。
差速器安裝設置在左機殼與右機殼相裝配后的中部,其包括:主動輪、輸出輪、十字軸以及行星輪,所述行星輪套設在所述十字軸上分別與位于所述主動輪兩側的第一輸出輪、第二輸出輪相嚙合,所述主動輪可將轉速通過所述行星輪傳遞給輸出輪。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由于鎖止圈設置在差速器具有的主動輪和輸出輪之間,控制裝置與鎖止圈相連接控制鎖止圈與輸出輪間的嚙合或松脫,實現控制組件對差速器的鎖止與解鎖,適用于電動絞盤控制器安裝空間高度受限制的場合,結構設計合理,安裝使用方便,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差速器的爆破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控制裝置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控制裝置的爆破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描述。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包括差速器1、控制裝置2以及鎖止圈3,所述鎖止圈3設置在所述差速器1具有的主動輪11和輸出輪12之間,所述控制裝置2與所述鎖止圈3相連接控制所述鎖止圈3與所述輸出輪12間的嚙合或松脫。
差速器1安裝設置在左機殼31與右機殼32相裝配后的中部,其包括:主動輪11、輸出輪12、十字軸14以及行星輪15,所述行星輪15套設在所述十字軸14上分別與位于所述主動輪11兩側的第一輸出輪121、第二輸出輪122相嚙合,所述主動輪11可將轉速通過所述行星輪15傳遞給輸出輪12。
所述鎖止圈3以所述差速器1中心軸線為移動軸進行與所述輸出輪12間嚙合或松脫的移動。具體的,鎖止圈3位于所述主動輪11和第二輸出輪122之間,當鎖止圈3相左滑動,即鎖止圈3以所述差速器1中心軸線為移動軸如圖示方向向左移動時,鎖止圈3與第二輸出輪122相嚙合,差速器1被鎖止,當鎖止圈3向右滑動,即鎖止圈3以所述差速器1中心軸線為移動軸如圖示方向向右滑動時,鎖止圈3與第二輸出輪122相松脫,差速器1恢復正常工作。
所述控制裝置2包括:控制盤21、連接桿22以及控制組件23,所述控制盤21通過所述連接桿22與所述鎖止圈3相連接,所述控制組件23包括氣室231以及可在氣室231中進行滑動的滑動臂232,所述滑動臂232套設在所述控制盤21上,所述控制組件23通過所述滑動臂232在所述氣室231中進行滑動時對所述控制盤21的撥動控制所述鎖止圈3的移動。
控制盤21位于差速器1設置第一輸出輪121的一側,連接桿22貫通控制盤21以及右機殼32上對應設置的若干貫通孔(未圖示)將所述控制盤21與所述鎖止圈3相連接,具體實施時,當在外部推動控制盤21時,即可實現上述的鎖止圈3以差速器1中心軸線為移動軸的移動,從而實現控制盤21對差速器1的鎖止及解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山電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經大山電子(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099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