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控制負壓封閉引流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06003.8 | 申請日: | 201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842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鮑同柱;譚玉林;柳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鮑同柱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控制 封閉 引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負壓封閉引流裝置,特別是一種自動控制負壓封閉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臨床上已經廣泛應用,在負壓封閉引流過程中常發生管腔阻塞現象,嚴重感染或大創面者更易阻塞。專利號為200820065235.9提供一種負壓封閉引流配套沖洗裝置連接管,通過采用間斷灌注沖洗的方法,改善了臨床上容易導致引流管堵塞的狀況。然而在臨床應用中發現,采用改進后的引流方式仍有許多不足,因人為操作因素致使沖洗裝置打開不及時,沖洗不徹底,夜間入睡忘記操作,仍可導致管腔堵塞,傷口愈合延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控制負壓封閉引流裝置,有效解決人為操作差異所帶來的問題,使引流更加充分、徹底,有利于傷口愈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輸液管上端連接輸液瓶,下端連接海綿狀敷料。
三通管一端連接外接空氣管,一端連接引流管,另一端連接海綿狀敷料,引流管連接引流瓶。
所述的控制裝置內設有電源控制模塊,電源控制模塊與程序控制模塊通過線路相連,程序控制模塊與夾片通過線路相連。
所述的控制裝置外設有可視顯示屏。
第一夾片控制外接空氣管的閉合,第二夾片控制輸液管的閉合,第三夾片控制引流管的閉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控制負壓封閉引流裝置,通過自動控制引流裝置沖洗,避免了因未能及時打開沖洗裝置導致的管腔阻塞,從而達到充分、徹底引流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中,一種自動控制負壓封閉引流裝置:控制裝置1內設有電源控制模塊12,電源控制模塊12與程序控制模塊13通過線路相連,程序控制模塊13與第一夾片5,第二夾片6,第三夾片7通過線路相連;控制裝置1外設有可視顯示屏16,通過設置控制裝置1,自動定時控制第一夾片5,第二夾片6,第三夾片7的開和關。
當裝置使用的時,接通電源14,打開開關15;調節控制裝置1,可視顯示屏16設置程序和沖洗時間。
第一夾片5控制外接空氣管11的閉合,第二夾片6控制輸液管9的閉合,第三夾片7控制引流管10的閉合。
夾片關閉代表松開,夾片打開代表壓緊。
第一步:第二夾片6打開,第三夾片7關閉,第一夾片5關閉,外接空氣管11開通,引流管10開通,此時此時抽吸海綿狀敷料2引流液至引流瓶4中。
第二步:第二夾片6關閉,第三夾片7打開,第一夾片5關閉,輸液管9打開,此時沖洗液進入海綿狀敷料2處,適當浸泡海綿狀敷料2,防止阻塞。
第三步:第二夾片6關閉,第三夾片7關閉,第一夾片5打開,引流管10開通,引流液沖洗傷口,沖洗的間隔時間可以通過可視顯示屏14自行設置。
以此循環以上三步,達到自動控制負壓封閉引流和間斷灌注沖洗的目的,避免了因人為因素未能及時打開沖洗裝置導致的管腔阻塞,使引流更充分、徹底,有利于傷口的愈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鮑同柱,未經鮑同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060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